第六章 夜战(第3/12页)

“见鬼,打?送命!”是谁在人丛中小声咕哝着。

一直一言不发的妇女主任苏凤姣,这时才对莫威说:“主任,你要仔细想一下,要是一枪不打,拔腿就跑,恐怕群众会有意见。”

吓破了胆的村长黄蝠,站在人群外面,焦急而小心地倾听着大家的发言。

站在黄干对面的那位三十多岁、一只眼、歪头歪脸的民兵组长莫太送,睁着那凶神般的独眼,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黄干,好像要逼着黄干快点作出决定似的。

民兵们、干部们议论纷纷,一时又混乱成一锅粥。虽然,主张与土匪打的并不是多数,但,气势上却占了优势。不同意死拼硬打的,只是在下面悄悄地议论着。

黄干一面倾听着大家的意见,一面却在细心地考虑着面临的形势。他想:民兵中,像黄自心那样的坏蛋,和听人摆弄、年轻不懂事的黄大凤,可能已经同莫大桥一样,叛变投敌了。莫水生等几个可靠的民兵没有来农会,说不定已被土匪捉去了。现在,已经集中起来的这一批干部、民兵中,谁能保险没有人再动摇呢?常言说得好:“人心隔肚皮。”情况严重时的人心变化,是很难推测的。现在,如果我们硬拼恐怕难以抵挡。因为,虽然有了子弹、手榴弹,但好枪支不多,只有两支捷克式,一支三八式和三支“汉阳造”步枪,其他都是单筒和鸟枪。万一给土匪缠住了,不能脱身,谁去占粮仓后面的山呢?想着想着,他心中急得像油煎一样。大家的意见这样纷纭,如何统一起来呢?

站在黄干身边的莫威,好像看透了黄干的心情似的。他对黄干,也是对大家说:“家有千口,主是一人。队长说过了,我们要离开这里,就应服从,谁有意见,以后再提。”

一句话坚定了黄干的决心,他立刻下了命令:“准备出发!”

久未发言的莫太送,这时板起一副狰狞可怕的面孔,盛气凌人地说:“队长,你不能不讲民主,这是什么时候了,还要官僚?我看,不能走。同志们,不走的随我来!”他举起了枪,指着北方,表示着要与土匪拼命的样子。

人们一时被莫太送的举动惊呆了。黄干脑瓜一转:莫太送,这个一贯不务正业的人,仅仅是因为家里穷和生性勇猛,才被勉强接受为民兵的,后来又当上了组长。今天的行动是真的要与土匪拼命吗?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怒从中来,跑过去一把抓住莫太送的肩膀说:“你不走,可以留下,莫管别人。来,把枪交给我。”

“缴枪!”是谁喊了一声。

“枪是我缴地主的,哪个敢缴?”莫太送眼睛睁得更圆了,他甩开了黄干,转过身把枪举在黄干面前。

“我敢!”黄干一把抓住了莫太送的枪杆。

莫太送猛地向后一退,从黄干手中夺回了枪,哗的一声,把子弹推上了膛。黄干也忙把炮口对着莫太送,大叫一声:“你敢动?”两人枪刀相对地摆好了拼死的架势,眨眼间,就会造成流血事件。人们一个个屏住了呼吸,神情紧张地注视着他们。

就在这一瞬间一声“莫动!”莫威冲上来,双手抓住了他们的枪筒,扭向一边。民兵们分别上前把他们拉开。

趁着这个机会,莫威开口问身边的一位民兵:“你说怎么办?走吗?”

“听主任的,走就走呗!”

“走就走吧!罩着的鱼不愁拿,土匪早晚有我们捉的!”黎保仍是那么俏皮地嬉笑着说。

“大刚,你呢?”莫威又问另一个。

“服从队长的命令!”

莫威看了一眼余怒未息的莫太送说:“太送,你怎么办?不要替别人说话,只讲你自己,一个人的意见,走,还是不走?”

“走就走,能等着叫缴枪?”莫太送无可奈何而又忿忿地回答着。

“主任,莫问啦!快走吧!”莫大刚不耐烦地催促着。

那边的犬吠声和人叫声越来越凶,大家的心,更加缭乱。黄干眼看着莫威逐个征求了意见,没人再公开反对转移了,就对着大家说:“往时出发都是和解放军在一起,今夜是我们单独行动,希望大家要遵守纪律。不管是干部、民兵,一律要听从命令。路上,大家不要说话。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准乱打枪。好,现在立刻出发。黎保同大刚在前面探路。”于是,大家排成了一列队伍,立刻出发。为了防止万一,黄干和莫威交换了意见,由莫威带两个可靠的民兵做后卫,自己跑到队伍的前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