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乡下人卡尔(第5/14页)
从飞机上跳伞
克兰西:完成基础科目之后,斯廷纳就去伞兵学校和突击队员学校接受培训。基础科目一结束,他就去了伞兵学校。他星期五从基础科目班毕业,星期六休息一天,星期天就去伞兵学校报到,星期一早晨便开始训练。
跳伞和突击队的训练非常艰苦。几乎没有多少人喜欢从飞机上往下跳。你随时都会遇到危险;降落伞并不是每次都能打开的;即使能正常打开,伞兵在着地的时候也可能摔成骨折。
当然,夏季在沼泽地上、冬季在大山里待上一两个星期也不是什么好滋味,几乎没法睡觉,没有食物的时候只能依靠野外生存技能。整个训练的紧张程度以及对体能的要求丝毫不亚于实战。突击队员的训练则把一个军人推向了心理与体能的极限。
另一方面,成功地通过这些艰苦训练的军人,有资格感到自豪。优秀的军人往往都是来自空降兵和突击队:空降兵部队和突击队被认为是精锐部队。
特种作战有关的任务和挑战
尽管如此,在60年代,每个军官都必须到伞兵学校和突击队员学校学习。即将分配到作战部队去的军官,无论是去步兵、装甲兵还是炮兵,都必须上这两所学校。军队希望每个军官都是多面手。军官仅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效服务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具有指挥部队作战所必要的各种技能,也需要由此而带来的广阔发展前景。即使对那些不在作战部队的军官,如军需、弹药和通信军官,也应当能够处理与特种作战有关的任务和挑战。
军官在到他所任职的部队去之前,至少必须在作战部队待2年,从基本的军官资格课程学起。对那些不在作战部队的军官来说,这本身就是个很难得的经历,对他们将来为战斗部队提供服务与支持都有极大的帮助。
现在这已经不再是陆军的做法了,其部分原因是由于军官数量不足,也就是说无论哪个兵种都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充足的财力培训军官了;另一部分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军也与时俱进了。现在陆军也采用了企业管理的方法管理军队,大多数军人都是干专业的。40年前,技术部门之外的人被看成是什么地方都可派用场的通才。其理念是到了战场上,你是谁并不重要,如果你有一套基本的军官技能,能够在各种条件下带领好自己的人,那你就是一个较好的领导。
与40年前相比,如今陆军的战备状况和战斗力都已大大提高,但军官在作战部队的训练和体验方面缺乏连续性,这确实是一种损失。
伞兵学校的训练目标历来是:教会学员如何正确背负降落伞和其他设备,如何跳出飞机并安全地降落与着地。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警觉、信心,以及对跳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自动反应的能力。
这个课程一般为4个星期,但是陆军正在进行试验,看是否可以把课程压缩,达到既节约训练时间和经费,又不影响效果的目的。所以,1958年的步兵少尉和中尉班就曾把课程压缩为3个星期。课程的教官都是经过挑选的士官,都是一流的伞兵——他们都是职业跳伞员,而且很厉害。
教学计划中规定地面作业、跳伞塔作业以及跳伞作业各1个星期——每个星期都有一个强化的体能训练项目,每天上午都有一个严格的个人检查,特别是在前2个星期。
每天训练开始前,都要接受黑帽子(空降兵的军官)在队列中的逐一检查。开始是1个小时活动量很大的体能训练:俯卧撑、下蹲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深度弯膝、下蹲出腿,还要穿上作战皮靴跑3英里。黑帽子们在教警觉性时最拿手的就是大声喊叫:“预备!”这可能是冲着某个人喊,也可能是冲着整个小组的人喊。听见这句话的人必须立即单脚离开地面6英寸,摆好准备跳出飞机的正确姿势——下巴抵着胸口,小臂和手指伸出,好像在抓备用降落伞。肘部贴紧身体两侧,并开始数数。“一千、两千、三千、四千”,表示降落伞张开所需要的时间。一旦进入跳伞姿势,就必须屈膝,脚尖向下做上下跳动动作。如果反应慢了,而且 /或者动作做得不对,就会听见黑帽子喊“给我做20次,”或者按他们的要求做俯卧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