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4/9页)
人生需要忍耐的事情很多,学会了忍耐,就理解了人生。忍忍忍,饶饶饶,忍字总比饶字高。
“唉——”李明强不得不放下笔,把头俯在桌上。
睡一会儿,静一下。
“排长,还在唱《和平歌》呢!走吧,跳一曲,歇歇脑子!
“走吧,《和平歌》里也该有舞同跳啊!”肖明回来了,大有拉不去李明强不罢休的意思。
“好!”
李明强加入了舞群。战友们从来没有见过排长跳舞,都呼喊着逗他。谁知李明强那舞步是超群的,一米八零的个头,疙瘩累累的肌肉,抖动起来,潇洒极了。人们欢呼着,要让他参加全国健美比赛,要让他把卫和平接来跳跳。他们嬉笑着猜问,李明强的舞步,是不是卫和平教的。
李明强越听心越甜,越跳越兴奋。以往的跳舞,都是同卫和平在掩人耳目的地方进行的,没有音乐,卫和平常用口“嘀嗒嗒”、“嘀嗒嗒”、“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地伴奏,他,他那个时候完全沉浸在爱情的蜜罐里。今天,他是完全沉浸于同志间的情爱里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舞蹈本身的旋律和舞蹈动作的连续性,大大强化了舞曲原有的旋律和节奏,使他觉得音乐更美,节奏更强烈了。舞池内那美的动作、美的造型、美的笑脸和美的旋律给李明强带来了生理的快感和审美的快感,给了他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得不到的享受与收获。
这次舞会,消除了李明强对人们群舞浪费青春的看法,使他发现了这跳舞娱乐为什么能够千秋延续的奥秘。
跳舞使李明强大脑得到了充分休息,给以新的启迪,新的素材,新的设计。灵感来了,词句来了,如大河奔流,长江东去,瀑布直下,草原飞马。一切的一切都涌入笔下。手痛了、麻了、木了,钢笔没有水了。终于,电子表的钟声响了。那是一段很美很美的音乐,好悦耳好舒服的音响。它告诉李明强,该休息了,时间是凌晨一点。这是他定的最迟的休息时间,白天还要参加正常工作呢!
李明强又慢慢地取出了那张四寸照片,与以往不同的是那张照片上又多了两个人——卫和平和李明强的头像。那是李明强把两人的单人照片裁剪后加上,远看去真如在一起照的一样。黑白加彩照,整幅照片的效果,构成一幅家祖的梦幻。这是李明强的杰作,李明强的心不像他外表那么粗糙,做起事来非常仔细。
这些天,他始终不愿看卫和平的照片,逼着自己慢慢地忘掉卫和平。可是,今天相见,他又改变了注意,干么要跟自己过不去呢!他突发奇想,结不了婚,拼个照片总可以吧!李明强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照片,默默地念着心曲。这是李明强给自己定的制度,每天都要对亲人们进行“早请示,晚汇报”。
亲爱的刘爷爷,爸爸、妈妈、哥哥,亲爱的平……
《和平歌》终于脱稿了,李明强长长地松一口气。八月十一日,离预定的开拔时间还有半个多月。
李明强想回家看看,看一看生他养他的父母,看一看可怜兮兮的哥哥,给刘爷爷扫扫墓,如有可能再偷偷地去看一看他深爱的姑娘——在老家休假的卫和平。尽管悲惨的童年在李明强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他对那祖祖辈辈生养休戚的地方还是一往情深。那童年的山庄,磨道里转出的故事,棒槌下溅起的水花,都值得他永别前再回去体味一下。更重要的是,他要抓紧时间尽可能地为父母兄长做点事,以免身赴九泉而不能瞑目。
李明强休假的报告刚打上去,冻结休假的命令就下来了。侦察大队作为特例,批准李明强回家七天,并要求他随时做好返回的准备。
西流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四面环山。传说,从前山里全是水,不知哪年哪月,山的西边突然“轰”的一声裂开一条缝,洪水从山里冲出来,人们顺着河道走进去,从此便有了人烟。这里,古时是兵家屯兵藏粮的地方,也是土匪占山为王的场所,蒋介石的后勤部长张相州就是选择这里建立了家园。所以,这里的窑洞房舍都比较漂亮。共产党打跑了蒋匪军,解放了西流村,据说向外开仓运粮就运了半个多月,老百姓种地,一镢头下去,都能刨出一堆金子或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