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4/8页)
所以,这一年,李明强非常注意抓全排的集体主义教育和集体观念培养,常常以张金河独自一人夜闯西山作话题。
今年春节,没几句话,又扯到这个问题上了。
张金河说:“我敢吗?您借我俩胆儿我也不敢!我是怕您老人家送我去见马克思。去年,让吊针给吊回来了。今年,您要再过一次革命化春节,还不要了我的小命儿?”
“去年你还因此得了嘉奖呢!”刘海龙说。新兵刚下老兵连就获嘉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新老兵都羡慕。
“还背了个‘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名呢!”张金河说。
“这就叫作奖罚分明!”刘海龙说。
“小刘,应该是泾渭分明。”李明强哈哈大笑,说,“谁也没有罚小张啊。”
“人家张金河是自愿受罚。”肖明笑着说。
“好了,班长,别拿我开心了。看排长,今天又安排啥活动吧。”张金河对肖明说完,又冲李明强说,“排长,我首先说明,上森林公园、香山没劲!”
“是啊,排长。这森林公园,香山,哪里有几棵树,几块石头,我们都摸得一清二楚了。”刘海龙说。
“那你们想上哪儿玩?”李明强问。
“他们呀,想上‘王府井儿、中关村儿,蹲在路边看小妮儿;坐公汽、逛商场,趁着拥积蹭姑娘’。”肖明引用了当时地方小青年儿的一句嬉语。
“哈……”李明强笑了,骂肖明一句:“臭小子,哪诌来的黄段子!”骂完,转过身对张金河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可真得送你去见马克思了,让他老人家好好用手电筒照照你。”
“先让肖班长进禁闭室学条令、背毛主席语录吧,要不然,我们这帮新兵都让他带坏了。”张金河看是说给李明强听,实是回敬肖明。
“我看可以。”李明强笑着说。
“拟同意!”刘海龙跟着起哄。
肖明紧铲几锹,然后把锹头向地上一蹾,手腕一抖,一抓,就抓住了锹头根部的木头,冲刘海龙喊了一声:“‘你’同意,我不同意!”说着,用锹把在刘海龙屁股上轻轻敲一下,点着地上的雪说:“看见了,我们都铲过了,快扫。扫不完,别吃饭。”回过头来又对张金河说:“新兵蛋子!我背条令、毛主席语录的时候,你还叫解放军叔叔呢!现在,该背《邓小平文选》了,不紧跟形势,是你犯错误。那禁闭室,啥时候关过‘老干部’?”肖明考学超过了年龄,代理过几次排长也不能提干。总是连里没有排长的时候让他代理,新排长来了他退居二线。所以,肖明平时常在新兵面前称自己是“老干部”。他一边往回走,一边还在跟张金河摆划:“知道吗?《邓小平文选》哪一天发行的?一共多少篇?分多少个方面?具有什么重大意义?光靠拉稀摸黑儿摸回几张破纸条换个嘉奖就满足了,要用理论武装头脑,懂吗?傻小子,跟‘老干部’学着点!”
侦察连刚吃完水饺,黄中臣,后勤处的黄助理就来拜年了。黄中臣原是侦察连的司务长,酷爱象棋,侦察大队搞象棋比赛,常获冠军,人称“象棋大王”。他逐个儿房间转了一圈儿后,在楼道里嚷:“下象棋,下象棋!今天我坐庄,谁来与我比比。”
“好啊,老黄。我应战!”李明强照黄中臣的背上拍了一巴掌,笑着说。
“你——”黄中臣一边怪笑着,一边点头看着李明强。今天,他到侦察连,先去看了指导员刘群山,然后就去看了李明强。
李明强出于对机关同志的尊重,一直热情地陪着黄中臣。听他说下象棋,心里也痒痒起来。暗想,大过年的,轻松一下。况且,黄中臣是侦察大队的高手,与高手对弈,也是种享受。所以,就应了战。没想到,黄中臣还是那个德行,用不屑一顾的眼光看他。就说:“快支摊儿,老规矩,我‘从不走马’。”
“你小子,还不识‘马别腿’啊!”黄中臣比李明强老两年兵龄,是李明强的象棋启蒙老师,当初李明强不识“马别腿”,却常以“咱下象棋,从不走马”的大实话唬人。
“此言差矣!因为呀,我的马会‘连环夺车(chē)’了,我想让你的‘车(chē)’多跑两圈儿。”李明强故意把“车(jū)”说成“车(ch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