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6/8页)

原来,镇政府一位干部给连队党支部写信,说他和杨玉萍已经定亲同居了,正准备择定结婚日期呢,李明强接二连三地给杨玉萍写情书,破坏他们两个人的感情,要求连队党支部处理李明强。

李明强的头“轰”的一声炸了。杨玉萍前天寄来的信还情意绵绵的,怎么今天这封告状信里还夹着李明强寄给她的情书?李明强长这么大,最肉麻的句子让外人看了,而且还是他的直接领导。

“不,排长,这是陷害!”李明强转身跑回屋里,找出杨玉萍的信,在心里骂:“你出卖我,我也让人家看看你写的。”

刘根柱看了,说:“走,找指导员去。”

指导员看了信,问明了情况,对李明强说:“连队相信你,以后别再跟这个姓杨的女孩儿通信了。”

接着,李明强又接到了杨玉萍的信,说她不准备在镇政府干了,镇里有个领导老是调戏她。李明强把信给刘根柱看了,刘根柱说:“别理她,都把你写的信给人家当作证据告你了,还理她干啥。你好好复习,考上军校,赖好找个‘非农业’,下辈儿孩子也有指望了。”

李明强感激地看着刘根柱,咬咬牙,把杨玉萍的信烧了。李明强把信封拿到收发室,对老收发说:“班长,以后,这个人再来信,就退回去吧。”

老收发说:“我说你有事儿,你硬说没有。看影响多坏,那天咱俩要是把那封信烧了,还有啥事儿。”

“烧信?”李明强惊愕地看着老收发。

“犯法,是吧?”老收发好像看出了李明强的心思,大大咧咧地说:“老子干得再好,没关系也转不了志愿兵。该滚蛋的人了,为朋友犯点儿小错儿,值。”

李明强用极其复杂的眼光看着老收发,好像不认识似的。第五年,对义务兵来说是最残酷的,在转志愿兵这条“华容道”上,多少好同志纷纷跌下马来,含着眼泪离开贡献了青春年华的军营。

李明强更加沉默了,把一切都抛到了脑外,玩儿命地干工作,玩儿命地学习。杨玉萍来信,退了;张金凤来信,不回。代理排长刘根柱对李明强的印象好极了,常对人说:“这小子,有骨气,真爷们儿,是个将军的料儿。”

别人说,你连四个兜儿都还没混上哩,还评价别人。刘根柱说:“咱是群众,‘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刘根柱对李明强态度的改变,是因为李明强在文体方面大出了风头。李明强毕竟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再加上连里又着意培养新同志的缘故,所以,在他显露了文体特长后,连里就冷落了刘根柱,刘根柱就恨上了李明强。

那是在一次全团篮球比赛中,警通连和七连争夺冠军,分到七连的河北籍新兵拼得很凶。警通连打组织后卫的刘根柱急红了眼,拿着球就运,像坦克一样横冲直撞,一个人单打独斗,可惜个子太小,球不是传不出去,就是运到前场已没了力气,要么被封盖,要么投不进,同伴们不住地埋怨,来来回回空跑,有点儿泄气。

到了后半场,眼看着警通连落后十几分,要败下阵来,李明强实在憋不住了,脱下军装,走到指导员身后说:“指导员,我上吧!”

指导员杨文胜回过头,用疑惑的眼光打量了一下李明强,那目光好像在问:“你会吗?”

李明强也没等指导员同意,看到七连又进一球,急忙冲场内喊:“裁判,警通连换人!”然后,冲裁判做了个正规的换人动作。

李明强换下了自己的班长代理排长刘根柱。七连的队员看警通连的人换了一遍又一遍,还是输得一塌糊涂,对李明强根本不屑一顾。

七连连长看李明强身高体壮,做换人的手式非常内行,忙问:“这个人怎么没见过?是警通连的吗?”

河北籍的队员答:“是。我们一个新兵连的,不会打。”

刘根柱红着脸气哼哼地冲指导员喊:“怎么把我换了?”他是警通连场上的灵魂人物,向来是打满场的。

指导员看输了球,心里也犯堵,直埋怨刘根柱不传球,又没别的法子,便没好气地说:“问你的兵去,我哪儿知道?”

说话间,李明强已接了同伴的球,三步并做两步运过半场,像入无人之境,又连过三人轻松地把球单手挑入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