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5/8页)

李明强心中的防线动摇了,身在异乡,他的心太孤单了,给父母写信,已经公式化了,明明自己瘦了,还要写上吃胖了;明明处境很不好,还要写上,我很好,请放心。连一个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父母来信说,张金凤曾问过两次他的地址,要不要告诉她,李明强回信说“不”。他觉得,他和张金凤这一生是不可能的。面对杨玉萍的信,李明强心动了,他想自己连个修理工都学不了,考军校的名额也不可能落在自己头上,玩儿着命干,最多能转个志愿兵。就是转了志愿兵,转业回家安排个工作,娶了杨玉萍也是荣幸。他已报名上了《山西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刊授大学”,有一套《山西青年》杂志,一本杂志上说,一个人选择伴侣,两人真心相爱是最好的,若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么找一个自己爱的人,要么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他李明强一个小兵,有杨玉萍那么漂亮的姑娘痴爱着,为什么不接受呢?

李明强洋洋洒洒地给杨玉萍写了好几张,小心翼翼地叠好封上,忐忑不安地送到了收发室。

收发室归警通连管,老收发和刘根柱是同年兵,常找刘根柱玩。李明强知道他是多年的老收发,非常尊重他。老收发对李明强也颇有好感,所以一看到杨玉萍的信就装进口袋直接给了李明强。

“这么快就回信了?”老收发拿着李明强的信掂了掂,怪笑着说:“五班副儿,超重了。”

李明强的脸“唰”地一下红了,怯怯地说:“这——”

“这是情书还是退婚书?是不是在家把人家搞了,到部队躲人家,让人家追来了?”

“哪有的事儿呀?班长。”李明强的脸更红了。

“我一看那信就知道是女孩子的字。你到部队半年了,连你的地址都不知道,不是你躲人家是什么?”老收发一边整理信件报纸一边说,“我对着灯光一照,呵,那么大个感叹号,我就想你有问题啊!”

老收发把一打儿信一一插进墙上挂的几溜儿帆布袋里,回过头来,神秘地说:“我发现,你的信,特别少。”

“好,我以后就多写点儿,免得班长闲着没事儿干,琢磨我。”李明强打嘲地说。

“我没事儿干?这也是我的工作。实话告诉你,光看信封就能发现许多问题,我帮团里破了两个案子,还立了三等功哩。帮连里解决多少思想问题,那就不用说了。哎,我看你人不错,信直接交给你了,要换了家儿,我就交给指导员了。”老收发说到这里,电话铃响了,他对着电话“喂”了半天没听清一句话,“啪”地一下把电话挂了,骂道:“瞧我军这通信设备,要是让我发现林彪从山海关跑了,得骑自行车去北京报告。

“哎,我给你说的是交心话啊,你没有事儿便罢,有事儿一定要处理好,千万不能让闹到部队来,不然,你就完了。”老收发一副关心的样子。

“放心吧,班长,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李明强从四十五度角的方向瞥了老收发一眼,嘴角泛起了那种带有讽刺意味的微笑,又补充一句“谢谢”走了。

李明强万万没有想到,他与杨玉萍仅通了两封信,老收发就找他了。李明强一进收发室,老收发急忙关上门,急切的问:“你的事没处理好哇?”

“什么事儿?”李明强怔住了。

“你看,你们镇政府给连队党支部的信。”老收发拿着一封信一边让李明强看信皮儿上的字,一边说:“咱们连就你一个人是巩县兴隆镇的。”李明强看了信封上的地址,先是一怔,然后一想,自己什么坏事儿也没做,要告也是告他入伍时走后门,无非又是大队支书张洪一伙操纵镇政府干的。李明强咬咬牙,这次他心里有底儿了,若是告这个,由张副团长顶着呢,听说张副团长要当团长了。想到这儿,李明强自然多了,对老收发说:“班长,我真的没事儿。”

“那,这是什么意思?”李明强摇摇头。

“那,那我就交给连里了。”老收发盯着李明强。李明强心想,人家写给连队党支部的,你不交行吗?私自拆扣别人的信件是犯法的。

晚上,刘根柱把李明强叫到了连队的菜地边,劈头就问:“怎么搞的?你远在千里,跟人家争什么对象!人家两个人都同居了,你还给人家写什么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