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5/8页)
想到这里,周藩扭头冲进掩体,径直走到李弥跟前,说:“李司令,情况紧急,伤亡非常严重,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就全完了。我准备派人送信出去请求投降,可不可以?”
正在等着这句话的李弥马上回答说:“可以!”
周藩说:“信怎么个写法?”
与解放军讲和的条件,李弥早就盘算过,此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要写上投降的条件:一是投降后保证全体官兵生命安全;二是投降后不论官兵,凡是不愿意干的不能强留,放他们回家;三是投降后所有的轻重伤员要送后方医院治疗。这三条也算是对咱们十三兵团弟兄们有个交代。如果他们答应这三条就投降,不答应的话就先拖着,拖到晚上再说。天黑了说不定有机会突围出去。”
大家听司令这样说,都暗暗高兴,心想终于可以有条活路了。信写好后,又拿给李弥看了看。条子上没有署名,李弥看到最后抬眼瞧了瞧周藩,意思是要他署上自己的名字。周藩不愿意写自己的姓名,怕暴露真实姓名后无法逃脱。在李弥的坚持下,无奈的周藩最后说:“就写上‘周楼守备部队长官’吧!”李弥点头表示同意,之后周藩派手下把条子送了出去。
巧合的是,就在周藩派人送条子出去的时候,也接到了劝降条子,是被俘的一六六师一位姓肖的师长写来的。这位师长十分诚恳地劝说周藩别再打了,赶快放下武器,他们被俘后受到了优待。还说,如果仍负隅顽抗,拒不投降将被全部围歼等等。解放军的劝降信提名道姓,说明他们通过肖师长对周藩以及守军的情况已经摸得一清二楚。
周藩把信递给了李弥:“肖师长写给我的,他们已经知道我在这里了。”
狡猾的李弥看过信说:“我们的信不是才送出去吗?再等等,等他们回复。现在时间还早。”肖师长的信使也是被俘过去的,认识李弥,还是像以前一样向他敬礼:“啊!李司令,您在这啊!”面带尴尬的李弥点了下头,神情严肃地对信使说:“你先回去,告诉姓肖的,我们要等他们的回信。还有,看在我过去是你长官的情分上,千万不要说我在这里。小兄弟,拜托了!”
信使回去半小时后回来了,这次带回的是张最后通牒。大意就是要他们立即投降,主官出去报到,所有士兵放下武器到集合点接受点验,否则十分钟后就开始攻击。
事情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已经没有退路了,李弥拉下脸说:“他们要主官出去报到,你们看看谁出去合适?”正当众人面面相觑之时,所有的人都想不到,身为司令长官的李弥没有了往日的威严,他突然抱头抽泣起来,语无伦次地说:“我不能死啊,我死了咱们十三兵团就全完了。我若能回去,你们的家人我一定帮你们照顾好,你们完全可以放心,我说到做到。”
李弥面前的周藩和卜团长两人,他们算得上解放军所要求的“主官”。李弥的意思是让周藩去,因为卜团长是他的小老乡,是其一手提拔上来的,还想给他留个活路。这个时候,谁先站出来谁就可能丢掉性命,周藩自然也不愿前去。他假装糊涂,故意说:“这个阵地由卜团长他们把守,就让卜团长去吧,劝降信上写得清清楚楚,想必共军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的。”见师长要把自己当作“替死鬼”往前推,卜团长不顾众人在场,嚎啕大哭:“不不不,我不能去啊,我上有八十岁卧床不起的高堂老母,下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女,一大家子活路都靠我一个人啊!”周藩看他哭得可怜,又见李弥沉着脸不高兴,只得不情愿地说:“算了,算了,别哭了,还是我去吧!”卜团长见师长同意了,立马止住了哭嚎,千恩万谢地鞠躬不止。
周藩整理好仪容,准备出去交涉,被李弥拉住:“再等等,现在才三点钟,还太早,再等一会才好。”说完立马吩咐卜团长给他找士兵的棉大衣和胶鞋,还说最好是受伤的人穿过的大衣,很明显他这是要化装成伤兵外逃。东西很快找来了,李弥和两个副司令官还有卜团长等都换了装,把换下来的皮鞋拿出去给士兵穿。
这时,那位信使又来了,催促周藩说:“你快出去吧,他们很客气的,不会对你怎么样,要是晚了可就不好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