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5/8页)
临时会议开了一天,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军长都不在,副军长代会。所以,五十九军孟副军长也被困在了这里。两人都急得冒火,但还要强忍着不能有所表现,以免事情败露。
到了7日晚上,冯治安外出赴宴,张克侠等来了何基沣和杨云枫催促的电话。电话里传来了何基沣紧张的声音:“张副司令,出意外了,前方五十九军的阵地上有不明共军部队进攻我们防区,客人杨先生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请尽早赶回磋商应变。”
张克侠大吃一惊,强压紧张之情,故意大声说:“你们先注意观察情况,让前方的兄弟一定要顶住。现在正在开会,会后争取早点赶回去。”
历史上,不少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成分。这次也一样,杨云枫精心谋划的起义遇到了意外情况。
7日,中共地下党员王世江任营长的七十七军三十四师的一个营驻扎在运河以北的韩庄一带。当晚,华野十纵宋时轮司令员乘吉普车在韩庄附近误入这支部队的防区,警卫员只身下车探查情况时被俘,后被几名士兵押送到王世江所在的营部。王世江见到后大吃一惊,立即把这位警卫员释放,并同他一起找到宋时轮。宋时轮并不掌握华野总部策反起义的计划,当即指示王世江组织部队起义。
王世江的起义保证了宋时轮十纵顺利地跨过运河,却给杨云枫的总体计划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变数。
王世江起义后,为防范贾汪再生事变,刘峙派出了两批人马赶往贾汪监控第三“绥靖区”的动态。一帮是情报处长顾一炅率领的十几位精干特工,负责盯梢何基沣;一帮是他的亲信、中将刘自珍率领的一支两千人的警备部队,负责监视中高层军官。根据线报,顾一炅得知贾汪出现了陌生人的面孔,私下里经常与何基沣见面,手下人建议立即报告冯治安并把陌生人抓起来。正当顾一炅准备下令动手抓人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南京打来的电话。
“一炅,现在在贾汪一定很忙吧?”电话里的声音顾一炅十分熟悉,是南京周其正。
“周将军,您怎么知道我现在在贾汪?”
“昨天晚上,树正参谋长和我通电话谈件事,告诉我的。”
“确实很忙,作为晚辈,没有老师您八面来风的本事,正有一件事不知如何处理,还望您指点迷津呢!”顾一炅把发现何基沣与陌生人接触的事说了一遍,征求周其正的意见,到底报告不报告冯治安。
“一炅啊,我这次打电话正是想告诉你一件事,昨天树正参谋长在电话里说漏了嘴,说本来派到贾汪去的人不是你而是陈楚文。老陈知道贾汪水太浑,便找了一堆理由推掉了。你还年轻,做事雷厉风行是好事,但也会误事,甚至误大事,我周其正不就是个活生生的反面典型嘛,要不是当初急于在南京出风头,会落到今天如此地步?!你说发现陌生人与何基沣接触,我的意见是,在没有搞清其身份之前,不但不能告诉冯司令,更不能贸然抓人。现在,委员长对何副司令不放心,对冯司令也不放心。据我所知,毛局长向他俩身边都派了人,表面上假装套近乎,实则是暗中监视。你搞不清情况就汇报或抓人,万一对方是毛局长的人,你怎么收场?!”
顾一炅听了周其正一番话,不禁脊背发凉,暗自庆幸还没有动手,他赶紧指示部下取消行动。
“如今这世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可不能替陈楚文做冤大头!”顾一炅自言自语道。
为了组织好这次起义,杨云枫和何基沣已事先安排人员赶赴江南,秘密安置和转移了一些军官的家属。尽管如此,何基沣他们11月6日夜开始在上层军官中进行起义动员时,大多数人的态度还是很暧昧,这让何基沣他们很焦虑。这时,已悄悄逼近第三“绥靖区”防线的华野方面同样十分着急,不知下一步如何行动。杨云枫和何基沣商量后,决定来一个敲山震虎,打消一部分人的观望心态。11月7日,得到通知的华野七纵开始在部分区域实施攻击,五十九军的前沿部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一看这阵势,五十九军的两位师长和一些举棋不定者才终于做出最后的选择。
7日深夜十二点多,临时会议仍在举行,从外边回来的冯治安来到会场询问有什么情况,孟副军长抢着说:“我们讨论中间,前方何副司令来电,说有不明共军部队向我们五十九军防区进攻,情况比较紧急,想让张副司令早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