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老臣贺喜陛下(第2/4页)

故而,紫禁城内便有了水龙。

那宫殿的下方,不止埋得有排烟通道,同时还有大量的铜管。到了烈日炎炎时候,由畜力水车从水井中提取冷水送入专用的水塔,打开阀门后,冷水进入铜管,排入宫中的蓄水池中。如此过程,屋内再多的热气也进给带走了,感觉比空调更是舒服!直将夏日里的用冰数量直线拉低了好一截去!

小日子过的更舒坦的同时,也趁机给益都东西两个工业园区增添了两个新的经济热点。

陆皇帝的享受在益都城内就是一个风向标,无论是地龙还是今年才出现的水龙,一经面世就如那羊绒一样吸引了无数双的眼睛。

满城的贵人都希望自己有样学样,紧跟着皇帝步伐。就像早前的水晶玻璃片。

但这么多贵人都挤在一时间要货,哪里能成。那不管是铺设水龙的工人,还是施工需要用到的铜管,可都是有限的,需要根据房间大小而专门特质的,便是水塔和畜力汲水器也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指导。整个事宜直到进入了八月,天且都冷了下,方才告一段落。

而到了九月,陆皇帝只看着淄水和弥水两处工业园区的新增产值数量,笑而不语。

从六月开始,两处工业园区的工坊、作坊数量,较之先前的几个月的增益,就有明显的提高。

因为水龙的出现。益都城内的热潮叫商人明显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从水塔所需的铁管、阀门,到水龙所需的铜管,还有畜力水车所涉及到的大小零部件,这些就都是新增工坊的着眼点。而且明显可以看到,新增的那些工坊、作坊,产品更加单一,更加细碎。

所谓的畜力水车作坊,更不用说就是一畜力水车组装点。这很像内务办置下的马车厂。

名义上是生产马车的地方,实则就是一组装地,因为马车内里的大小零部件,甚至是马车车板,都被内务办外包了出去。

这种新的生产模式,直接刺激了两处工业园区大量小型工坊,乃至是家庭作坊的出现。

而现在的水龙,那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刺激点。

整个夏天陆皇帝的心情都是极好。

工业的发展果然需要良好的效益回报和宽松的政治环境,而偶尔一两个新鲜的经济刺激点,也真的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热闹了整个夏季的水龙,可不就证实了这一点么。

待到八月中秋过后,马会扩招的第一批会员公布,那本就吸引了数不清的富商大贾齐聚益都,又恰逢摩尼教南下。方腊直向转运使下了一价值二百万贯的大订单。从麻布、生丝,针头线脑,到铁锅、铁勺、菜刀、斧头等金属制品,再到钉子、铁钎,乃至大块的铁锭和一辆辆的纺车与织布机……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要用到的器物,是人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器物。如此一张大单,直给本就热闹非凡的益都商界,凭添了一把烈火。

而后就是明公国的成立,那对不得已的读书人来说,不失为一条好去路。对于商人而言,更是如此。

想想看,摩尼教上下上百万人南下,加之他们已经征服的土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新增市场啊。

而且这还只是四藩之一。

方腊一事让整个中原骚动,也叫南洋诸多土著王国单产心寒,原因就在于如他这般强藩,陆齐朝还有三个呢。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陆皇帝还需要寻找三个地方来安置他们?一在北,两在南?

而那三藩在封邦建国时候,是不是也如方腊一样要带走大批的军民呢?那不管被分到哪里去,可都是一巨大的新兴市场。

马会与封藩建国相配合,那爆发的力量绝对是1+1>2的。

更不要说,陆谦已经有可信的情报显示,他的那个大计划已经不再是秘密了。也就是说,大齐的功臣已经在与商贾力量近一步合作中。或许那孔家人的身份都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也保不准。

不过这点不用理会。

孔家人的‘作用’本来就不是要施加在那些商贾身上的,甚至它的作用目标也不是那些读书人,而只是广大的平民百姓。

商人无论在现代还是在古代,为了利益都可以践踏一切,这丁点也不稀罕。

不然,满清的八大皇商如何会出现?那是晋商永久的耻辱。而87年爆发的“东芝事件”也震惊了整个世界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