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拉伯人对叙利亚的征战行动(632—655 A.D.)(第4/11页)

忧伤和恐惧急速传播开来,将噩耗带到大马士革,居民在城墙上看到埃兹纳丁的英雄再度光临。阿姆鲁率领9000名骑兵担任前锋,萨拉森人的队伍络绎不绝使人胆战心惊,后卫紧随哈立德展扬着黑鹰的标志。行动积极的德拉尔奉命指挥2000名骑兵,担负的任务是巡逻城市的四周地区、搜索附近的平原以及截断所有的外援和消息;其余的阿拉伯酋长配置在各人负责的要点,面对大马士革的7座城门,再度发起包围行动,不仅勇气百倍而且更有信心。萨拉森人的作战方式能够获得成功,但是执行时非常简单,不会像罗马人和希腊人那样重视兵法战术、筑城工事和军事机具,根本无须挖掘壕沟和设置障碍,仅仅运用武器就能有效包围城市,可以打退被围者的出击行动,破坏敌人的谋略和袭扰,采用饥馑的手段引起内讧。大马士革的命运原本与埃兹纳丁之战密不可分,最后的胜负视皇帝和哈里发的作为而定。

托马斯是出身高贵的希腊人,与赫拉克利乌斯有良好的私人关系,使其能够成为皇帝的盟友[294]。靠着他过去的事迹和现有的权势,大马士革再度鼓舞起高昂的士气。夜间的喧哗和灯火等于宣告阿拉伯人清晨的出击计划,基督教的英雄人物藐视阿拉伯人的宗教狂热,却同样运用迷信的行为成为作战的动力。在主要的城门、双方军队可以通视的地点,竖立起高耸的十字架,主教带领教士伴随部队进军,在耶稣圣像前面放置《新约圣经》。交战的双方对于基督徒的祈祷不是充满愤慨就是感到安慰,上帝之子要保护他的信徒,更要为他的真理提出辩解。会战像狂风暴雨一样进行,不断地激起热烈的情绪。托马斯是技术高明的神射手[295],对那些最勇敢的萨拉森人发出致命的打击,直到有位女中豪杰为逝者复仇,让他丧失性命。阿班的妻子随着夫婿参加圣战,抱着濒临死亡的丈夫,她说道:

多么愉悦!多么欢喜!我的夫君!你就要到真主的面前。是他让我们在一起,现在要使我们分离。我要为你的死报仇雪耻,要尽量运用我的力量,使我能够跟你相聚,因为我爱你。从现在起我的生命再没有一个男人,我要呈献我的余生来事奉真主。

没有一声叹息也没有流一滴眼泪,她洗净夫君的尸身,举行通常的仪式将他埋葬。然后她拿着男子使用的武器,早先在自己的家乡已经非常熟练,阿班的孀妇真是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她看准谋害丈夫的人正在会战最激烈的地方奋不顾身地搏斗,射出第一支箭命中护旗士的手,第二支箭射中托马斯的眼睛。这样一来,处于弱势的基督徒再也无法看见自己的旗帜和首领。然而大马士革那位气度恢宏的勇士拒绝退回他的府邸,就在防壁上裹伤再上战场,搏斗一直延续到黄昏,叙利亚人在休息时还是人不卸甲。寂静的夜晚用敲响大钟发出信号,所有的城门全部大开,每个城门都冲出衔枚疾进的纵队,扑向萨拉森人正在熟睡的营地。哈立德最早全副武装,率领400名骑兵尽速赶到最危险的位置,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口中大喊以致失声:“啊!真主!只有您永远清醒,请看这些服侍您的仆人,不要让他们落到敌人的手里。”“真主之剑”亲临战场,使得托马斯无法发挥英勇的作为,丧失胜利的希望。穆斯林们发觉自己处于危险的局面,重新恢复接战的队列,从侧翼和后方去攻打出击的敌人。在损失数千人马以后,基督徒将领发出绝望的叹息,只有撤退,用防壁上的投射器具阻止萨拉森人的追击。

(四)攻占大马士革及和平条约的签订(634 A.D.)

围攻作战过了70天[296],大马士革的耐性和粮食全都耗尽,就是最勇敢的首长面对如此困苦的状况,也只有屈服于现实。对于要和平还是战争的重大决定,他们接受过去的教训,畏惧生性凶狠的哈立德,敬佩阿布·欧贝达温和的德行。他们从教士和民众中选出100位代表,在午夜时到帐幕来面见年长的主将,他用殷勤有礼的态度接见这些来客。他们带着书面的同意书回去,对于穆罕默德的朋友极为信赖,主要的条件是停止所有的敌对行动。自愿迁移的人员可以安全离开,尽可能带走自己的财产。留下来向哈里发缴纳贡金的臣民,可以分享遗留下来的土地和房屋,能够拥有7所教堂做礼拜之用。根据条款的规定,要把最受尊敬的人质和离他们营地最近的城门,交到阿拉伯人的手中。阿布·欧贝达的士兵仿效他们酋长的温和态度,他能拯救一个民族使之免予灭亡,对于他们用归顺表示感激也会觉得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