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穆宁王朝(1057—1185 A.D.)(第9/11页)
然而安德洛尼库斯立即发现一个更为容易和愉快的征服方式,美丽的菲利芭是玛丽亚皇后的姐妹,也是普瓦图的雷蒙的女儿,雷蒙是安条克的拉丁君主。为了菲利芭,他把自己的职守抛诸脑后,将整个夏季都花在舞会和马上比武上。菲利芭为了爱人,愿意牺牲她的贞操、声誉和门当户对的婚姻。愤怒的曼纽尔二世痛恨家庭的荣誉受到侵犯,不让他再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安德洛尼库斯遗弃轻浮的公主,让她长吁短叹终日以泪洗面。这时他带着一帮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前往耶路撒冷朝拜圣地。他凭借家世出身、军事声誉和宗教狂热,公开宣告是护卫十字架的斗士,很快就让教士和君王都受到蛊惑,希腊的君主委派他担任贝里图斯的领主。这个地方位于腓尼基的海岸,有一位年轻漂亮的王后住在邻近地区,不但是他的老乡也是他的族人。狄奥多拉是阿历克塞一世的孙女,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三世的遗孀,她在拜访的过程中爱上了这个亲戚,受到他的诱奸成为第三名被害人,公开的丑闻比起前面两名更为羞耻。皇帝仍旧渴望报复,那些在叙利亚边疆的臣民和盟友,不断施加压力要抓住这个逃犯,并且要把他的眼睛给挖出来。他留在巴勒斯坦已经不再安全,温柔的狄奥多拉让他知道已陷入险境,陪伴他一起逃走。现在整个东方全都认为耶路撒冷的王后是向他献媚的侍妾,两个私生子是活生生的证据,说明她的个性是如此的软弱和痴迷。
大马士革是他最早的庇护所,提到伟大的努尔丁和他的手下萨拉丁,就他们的立场和作为而论,迷信的希腊人应该学会去尊敬伊斯兰教徒的德行。他以努尔丁友人的身份去访问巴格达和波斯的宫廷,经过长途跋涉绕着里海和乔治亚的山区走了一圈以后,最后定居在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中间,这些人是东罗马帝国的世仇大敌。科隆尼亚的苏丹非常友善地款待了安德洛尼库斯、他的情妇和那帮无家可归的凶徒。为了报答他们的恩惠,他经常入侵特拉布宗这个罗马行省,抢劫战利品和掳走基督徒,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在这些冒险犯难的故事里,他喜欢把自己比作大卫,经过长久的放逐,能逃过恶人设置的罗网。皇家的先知(他竟敢为自己加上这个头衔)藏匿在犹地亚的边界,处于流亡的悲惨状况下竟能够杀死一个阿马莱基特人,还对贪婪的纳巴尔提出威胁要取他的性命,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极为满意。科穆宁家族王子游历的范围非常广阔,能把他的姓名和宗教所获得的光荣遍布整个东方世界。希腊教会批准一项判决,无法无天的浪子已经背离宗教的理念,虽然证实他受到逐出教门的处分,但是他从未弃绝基督教的信仰。
安德洛尼库斯保持高度的警觉,逃避或是击退皇帝公开和暗中的迫害,但因为他的女伴被囚,终于使得自己也落入陷阱。特拉布宗的总督突击狄奥多拉的计划获得成功,耶路撒冷的王后和她的两个儿子被送到君士坦丁堡。在失去他们以后,他要忍受放逐生活漫长而又孤独的痛苦。这名流亡者不断哀求,获得最后的谅解,于是投身在统治者的脚下,皇帝为降服桀骜不驯的人物而感到满足。他俯伏在地上,声泪俱下地悔恨过去一再反叛的罪行,也不敢擅自站起来,除非有信仰虔诚的臣民用暗中环绕着他颈脖的铁链,把他拖到宝座的前面。这种非比寻常的忏悔在集会中发生效用,激起大家的惊愕和怜悯,教会和国家都饶恕了他的罪孽。曼纽尔二世还是不太放心,就将他的住处安置在离宫廷有一段距离的地方,那是本都的小镇伊诺伊,位于黑海的海滨,四周是茂密的葡萄园。曼纽尔二世逝世和幼主登基所造成的混乱,很快使他的野心有机会得以施展,皇帝不过是12岁或14岁的儿童,没有治理国家的勇气、智慧和经验。他的母亲玛丽皇后,将她自己和政府交给一个有着科穆宁姓氏的宠臣;皇帝的姐姐是另一位玛丽,她的丈夫是意大利人,有恺撒的头衔,使用阴谋手段对付她那讨厌的后母,最后还激起一场叛变。所有的行省无人治理,首都陷入刀兵的火海,不过几个月的恶行和软弱就颠覆了一个世纪的和平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