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1566—1573年(第4/77页)

胡斯神父说:“彼得总铎,咱们该回城去了。”

蒂特尔曼斯好像铁了心,不能空手而回。他一指艾尔贝特:“告诉我,胡斯神父,此人姓甚名谁?”

胡斯答道:“对不住,总铎,这个人我不认得。”

埃布里马知道他说了谎,暗暗佩服他这份勇气。

蒂特尔曼斯又问卡洛斯:“那么你显然认得——刚才他跟你说话,听口气像是老朋友。他是什么人?”

卡洛斯迟疑着没有接口。

埃布里马以为蒂特尔曼斯要得逞了。艾尔贝特口气热络,卡洛斯没办法硬说不认得。

蒂特尔曼斯催促说:“快说,快说!倘若你没有说谎,的确是个规规矩矩的天主教徒,那一定乐意指认此等异教徒。要是现在不说,就把你带到另一个地方,自有办法叫你实话实说。”

卡洛斯忍不住一哆嗦,埃布里马猜想他是想起塞维利亚遭受水刑的佩德罗·鲁伊斯。

艾尔贝特挺身而出:“我绝不会让朋友们因为我而受刑。本人艾尔贝特·威廉森。”

“做什么的?”

“铁匠。”

“那两个女人呢?”

“和她们没关系。”

“上主仁慈,眷顾每一个人。”

“我不认得她们,”艾尔贝特被逼无奈,“是路上碰见的两个妓女。”

“看样子可不像妓女啊。不过真相瞒不过我。”蒂特尔曼斯扭头对胡斯说,“记下来:艾尔贝特·威廉森,铁匠。”说罢,他提起袍子,一转身,顺着原路走了,随行的紧紧跟上。

大家默默望着他们远去。

卡洛斯骂道:“王八蛋。”

安特卫普主教座堂的北塔高四百多英尺。本来还应该有一座南塔,只是迟迟未能动工。在埃布里马看来,这孤零零的一座塔反倒更显气势恢宏,如同一根手指,直指天国。

他踏入中殿,不由得不心生敬畏。窄窄的中央甬道上方对着拱顶,仿佛深不见底。他有时候不禁想,说不定基督徒信奉的主确实存在呢。可他转念一想,人的手艺再高明,也无法媲美江河的气势磅礴。

主祭台之上是一件基督受难的大型雕像,他同一左一右两个强盗一同钉死。这件作品令全城人引以为傲。当地人富庶且风雅,教堂里的油画、雕塑、彩绘窗和珍品琳琅满目。这一天,埃布里马的朋友兼生意伙伴卡洛斯也来锦上添花。

之前和讨人厌的彼得·蒂特尔曼斯不欢而散,埃布里马暗暗希望能借此赔罪。和宗教裁判官结仇可是大大不妙。

中殿南面的一间小堂供奉着圣乌尔巴诺,酿酒人的主保圣人。新画已经挂好了,上面用红丝绒布遮盖。小堂里坐满了人,都是卡洛斯的亲朋好友,还有冶金行会的要人。另有一百名左右邻居和商人站在堂外,各个穿着讲究,迫不及待地要一窥画作。

埃布里马瞧出卡洛斯满面春风。这座教堂耸立在这了不起的城市中央,而他占了一席之地。这场仪式将巩固他的身份,他备受爱戴尊敬,生出安身立命之感。

胡斯神父到了,捐赠仪式开始。布道不长,神父称赞卡洛斯潜心向主,父慈子孝,并为教堂锦上添花。字里行间暗示卡洛斯将在市里出任要职。埃布里马对胡斯很有好感。胡斯常告诫信徒警惕新教,不过也仅止于此。看得出,他并不赞成蒂特尔曼斯的做法,只是逼不得已。

祈祷时,两个孩子坐不住了。听大人长篇大论,的确苦了他们,何况大人说的还是拉丁文。

卡洛斯叫两个孩子别闹,语气温和。他一向惯着孩子。

最后,胡斯请卡洛斯上前,掀开画上的红布。

卡洛斯攥住红布一角,却犹豫了。埃布里马担心他要致辞,普通百姓不可以在教堂里发言,那是新教徒的做法。好在卡洛斯没说话,动手扯红布,起初有几分紧张,随后大起胆子。红布如同绯红的水帘倾泻而下,画作呈现在众人眼前。

婚礼的背景是一间富丽堂皇的宅邸,像是安特卫普某个钱庄老板的住处。主基督身披蓝袍,坐在首席;旁边坐着男主人,只见他肩膀宽阔,蓄着浓密的黑须,有八九分像卡洛斯;男主人身边则是一个笑容温婉的标致妇人,说是伊玛可也不为过。中殿里的邻人交头接耳,认出宾客中的熟悉面孔,都忍俊不禁:埃布里马戴着阿拉伯风格的帽子,旁边的艾微穿着长裙,凸显丰满的胸脯;伊玛可旁边坐着一个衣着华贵的男人,一看就是她父亲扬·沃尔曼;一个又高又瘦的管家对着空酒坛子愁眉苦脸,俨然是安特卫普第一大酿酒商亚当·斯米茨。画中还有一条狗,像极了卡洛斯家的参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