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艰难的庆阳攻坚战(第5/6页)
陈寿眼见势头不对,便在紧急之刻把大枪抖了一个大大的枪花,先阻住了敌将势头再说吧?因为这时在敌人眼里,会出现几个、甚至十几个虚无的枪头,一般敌将即会带马避开,如此持枪方便会占到枪长刀短的便宜,也就基本占据了上风。
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韩札儿不为陈寿的长枪枪花所动,反而在距离丈余的那一瞬间猛磕坐骑,身子却突然不见,马战行家当然对这招一看便知,叫做“蹬里藏身”,骑手全身挂在一只马镫上,身子低伏,以披甲战马作为自己的掩护,主要是为了躲避对方弓弩。而韩札儿却把这一招用在了短兵相接。
意想不到的奇招收到了奇效!陈寿竟然愣住了:原指望趁敌人眼花给敌人一枪,却突然看不见了具体目标,谁能不犹豫片刻?而在这片刻的犹豫之际,敌人突然又出现在了马背,此时对手已经扑入长枪防守圈内,长兵器顿时优势尽失,陈寿心中一凉,瞬间脑海出现了两个字:完了!
陈寿心中的那一凉却是对方的弯刀刺入心口!韩札儿连弯刀都没有挥起,反而采取了最不适合蒙古弯刀搏杀的招式:如长剑一般突刺!
借着闪电般的马速,韩札儿一招制敌,陈寿在感觉到那心窝一凉之后便失去了知觉,随即栽倒马下而亡。
主将照面即被干掉,明军还能再鼓起什么斗志?失去了统一指挥的明军几乎立即溃散,就算有几个各自为战的勇士也无法改变总体战局了,最为要命的是:溃逃中的明军竟然大部回头奔向了原州城,而城上留守的明军却无法狠心将自己的战友关在城门之外任敌杀戮,等到发觉苗头不对之时,城门已经关不上了——是被明军自己拥挤而无法关闭。
韩札儿更不客气,直接带队杀入了原州城内,这下大势已去:原州城就此被轻易袭破。
散骑败兵逃到了庆阳城下,徐达闻报大惊,立即召集冯胜、傅友德等将领商议如何应对这种突变,会议召开之前,徐达也是采取了紧急措施,派了右丞徐礼率军助守首当其冲的驿马关;又遣指挥叶石真增援彭原;调指挥韦正助守豳州。
其时的冯胜正率傅友德、薛显所部驻守灵台,冯胜与傅友德接令紧急来到了徐达大营。
71
紧急军事会议上,冯胜向徐达建议:“现在我们大军围攻庆阳,张良臣虽然受困,但我军却不能急切攻下;而王保保令韩札儿袭占原州,无非是声援张良臣,并不一定继续进兵庆阳为张良臣解围,实际上我军只要加强驿马关军力,便足以扼制占领原州的元兵,韩札儿不会有什么施展余地。”
冯胜如此有信心,徐达还能说什么?于是便令冯胜率领本部官兵向西南再次加强驿马关防守,冯胜大军紧急出动,当天没有赶到驿马关,仅仅离庆阳城三十里即安营扎寨——这冯胜也属帅才一级人物,虽然自告奋勇扼守驿马关,一路行军之刻,却总觉得有什么不大对头的地方:韩札儿能按照所有人的预计进犯驿马关么?
冯胜的预感没错,韩札儿并非莽撞之将,不然王保保也不会放心让他独当一面,就在当夜,韩札儿却别出心裁,没有理睬上马即到的驿马关,反而连夜绕南东进,一个奇袭又攻陷了泾州!
泾州,原来即是徐达出兵攻击庆阳的大本营,是庆阳的南大门,韩札儿此举更使庆阳局面乱七八糟了:乍看徐达主力退路被断,韩札儿竟然在围困庆阳的明军主力背后又完成了一个弧形包围圈!
只可惜,徐达兵力实在雄厚,先袭原州、再袭泾州,连续成功的韩札儿却不敢当真直击庆阳接应张良臣,主要还是为了分散徐达兵势,以达到解围庆阳的目的。
此凶信于二十九日被冯胜得知,这时的冯胜简直有点庆幸自己所部并未开至驿马关,就地救援泾州最为近捷,现在的韩札儿正在全力窥觑庆阳方向,想必反而对侧翼驿马关方向疏于防范,何不跟这位韩札儿学一回?带兵连夜奇袭这个兔崽子!
战事如同变戏法,冯胜开始时期的慢吞吞反而大大帮助了明军,而韩札儿千里奔袭,两天袭破明军两城,实在是人困马乏了,也就滞留泾州休息了一天,除了庆阳方向,竟然没有派出游骑警戒,因此,等在韩札儿在泾州城甜蜜蜜一觉睡醒,却陡然发觉:城外密密麻麻全是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