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狱中老板(第5/7页)

第二天夜晚,卡伦巴赫和他那位没有执照的律师想到了一个更高明的点子。他们到达看守室时带去的不是水杯,而是一个半升的啤酒杯。弗布克争辩说,是否符合“杯子”的法律定义不取决于容器的大小尺寸,而取决于容器结构的基本制作材料。使人感到吃惊的是,这种强词夺理的逻辑居然讲得通。这两位狡猾的狐狸把酒瓶里的白兰地都带走了。据卡伦巴赫披露,其他许多犯人突然之间想起了他们曾经得过的各种要命疾病。随后酒精含量很高的烈性酒逐渐装满看守的橱柜。有位“不知足的犯人”派人送来一只金鱼缸,打定主意要将其称为法律意义上的“玻璃杯”。就连弗布克也望而却步,不敢帮这个忙。

兰茨贝格监狱的纳粹犯人在耍花招时还无视监狱方面有关禁用政治象征符号的规定,他们从外面弄到了一面纳粹党万字旗。当无人监视时,他们就把这面旗挂在休息室的墙上。这面禁旗何时被带进监狱尚不清楚。不过有人怀疑是监狱内部的人带进去的,因为很多人都说看守和监狱里的其他工作人员逐渐接受纳粹党的争取,站到了希特勒事业一边。他们甚至在希特勒出狱时还流下了眼泪。这些不守规矩的犯人不得不小心一点,以免被人发觉不轨行为。只要有谁听到看守来了(一位看守习惯于边走边把一串钥匙弄得叮当作响),这些犯人就飞快地把纳粹党万字旗卷起来,藏在带有爪脚的浴缸下面。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被逮着过。

要塞监狱的犯人们除了能把烈性酒和禁旗弄到监狱里来以外,还能订购日常生活用品,比如鞋油和信纸,甚至连奶油和鲱鱼罐头等食品也能订购,只要他们的账户上有钱就行。有位监狱看守每天下午一两点钟都会接到各种订单。黑姆里希甚至还为希特勒买了一只大水杯,因为希特勒说过需要用它来漱嗓子。黑姆里希写道,由于希特勒在一战期间受到过毒气伤害,他的嗓子仍然感到疼痛。12因为对于犯人们可以订购的物品种类没有具体限制,墨守法规的弗布克反倒要试一试司法系统的底线。于是他订购了上面带有发泡奶油的草莓冰淇淋。

这一招令所有人猝不及防。弗布克已经准备了一份复杂的法律文件,根据这份法律文件,如果他收不到那份美味冰淇淋,从医疗方面讲就不宜将他关押在监狱里。巴伐利亚司法系统(既管理着法院又管理着监狱)非但没有叫弗布克滚蛋,反而深感震惊。电话、信件与备忘录应接不暇。还出现了推卸责任的局面。最后由上级部门下达一道指示:“为犯人弗布克的健康及服刑情况着想”,仅此一回,下不为例。弗布克终于能够收到他的冰淇淋了。当然,到那时为止,弗布克也玩得很开心。他告诉他们忘掉这件事情。13

“兰茨贝格监狱俱乐部”拥有的最大特权之一是可以进入那个沿着要塞牢狱附近外墙延伸的长形花园。一片近200码长的长方形草地有一侧生长着一排树木和灌木丛,在远端有一个小菜园。每到初春时节,番红花和朱顶红竞相开放,棵棵果树也花满枝头。“我们出门到那里去时没有人看见,至少我们看不到有人在盯着我们。”莫里斯说道。(其实透过高高树篱后面一个小塔楼里的狭缝,可以时时刻刻把这些犯人观察得一清二楚。园地一端竖有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不得越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花园里有两条碎石小路,其中一条沿着一排果树向前延伸,宽得可以并排一起走好几个人。希特勒经常在这里同赫斯、莫里斯或其他犯人来回散步,热烈交谈。有一张照片显示希特勒和莫里斯两个人均穿着短裤。希特勒头戴一顶宽边软帽,穿着皮短裤显得略微发胖。两人在开花的果树旁边低着头走过,好像在热烈交谈讨论着什么。14另一条狭窄的碎石路沿着监狱外墙延伸。这条路被称为“希特勒路”,因为希特勒经常在这里独自漫步,陷入沉思。花果园里的这两条路和一张长凳成为希特勒漫步独语的新场所。他在这个适宜的环境里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政治信仰,演练自己的演说方式,并将其记录下来。黑姆里希猜测道:“《我的奋斗》一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可能就是在这两条路上构思完成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