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艰难之开端(第5/17页)

咸丰皇帝的这种做法等于是将李星沅边缘化。本就与向荣、周天爵等人不和而身陷孤立境地的李星沅就这样因为皇帝陛下的决定,终于一病不起,不久后在武宣病亡。咸丰皇帝而后又以“拜上帝会”北上象州、周天爵围堵不力为由将其革职,这样一来当时广西的军务就完全交给了赛尚阿。

赛尚阿得到钦差大臣的头衔后,于四月九日(5月9日)起身前往广西。这位首辅大臣虽然文采斐然,但对军事却一窍不通。自从接到皇帝陛下让督办广西军务的谕令后,赛尚阿日夜忧愁,时刻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为此甚至在武英殿大学士卓秉恬为他饯行时痛哭流涕。咸丰皇帝用这样的人督办军务,其效果可想而知。

赛尚阿在六月四日(7月2日)到达桂林后,采取了与李星沅同样的战法,调集三万多兵力,分两路围剿“拜上帝会”。可是经过两个多月的作战,“拜上帝会”居然突围而去。向荣虽然奋力追击,但在官村遇到埋伏,被“拜上帝会”打得溃不成军,被迫逃入平南,称病请假,不敢再与敌军正面交锋,于是“拜上帝会”顺利地向永安挺进。

咸丰皇帝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赛尚阿、乌兰泰、向荣等人,是如何让一伙儿乡野村夫耍得团团转的。问责是不可避免的,赛尚阿坐失剿灭匪患良机,降四级留任;向荣、乌兰泰革职留任。向荣为此心灰意懒,请假赴桂林治病,无论赛尚阿如何劝说也无济于事。最终咸丰皇帝只得将向荣彻底革职,让他随军戴罪立功,调任川北总兵刘长清担任广西提督。

就这样,咸丰皇帝的第二套作战方案以失败告终。

很长时间以来,咸丰皇帝虽然对“拜上帝会”有了个直观认识,但对洪秀全在“拜上帝会”中究竟是什么地位,却并不十分清楚。

咸丰皇帝曾经问过赛尚阿等人,说自己从当地乡绅上奏的情况看,“拜上帝会”中有个“太平王”,每天坐轿进城,而且这个组织中所有的头领都在城内聚集议事,这个头目究竟是谁?赛尚阿给予皇帝陛下的,则是“究系韦政抑系洪秀泉(全),供词往往不一”这样一种模棱两可的回答。上到皇帝下到钦差大臣、军政长官,都对要剿灭的对手的情况不明,可见“拜上帝会”能够从容做大做强,除了自身具有膨胀的内因之外,大清帝国内政的混乱也是间接的助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咸丰皇帝即位之初的朝纲整顿,就像一棵孤独挺立在田野间的稻草,看似挺拔实则经不起风吹雨打。

如今,“拜上帝会”已经到达永安,再往前一步就出广西地界了,咸丰皇帝当然不允许这股“乱匪”闹腾出广西。因此他谕令赛尚阿务必夺回永安城,绝不能放“拜上帝会”出广西。

赛尚阿丝毫不敢懈怠,集中四万六千兵力,分两路进兵围攻永安城。当时,咸丰皇帝认为赛尚阿身在阳朔,距离永安尚有一百多里的距离,对其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前方战况方面的消息深表怀疑,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怀疑并非多余。一连四个月,虽然赛尚阿将“拜上帝会”牢牢围在了永安城中,但是却丝毫不能奈何他们。咸丰皇帝下诏,希望赛尚阿能够再靠近永安一点儿,并严令要速战速决,如果再继续拖延下去,就法办赛尚阿。

可即使这样,赛尚阿的无能还是充分体现了出来,咸丰皇帝下达诏令一个多月后,“拜上帝会”竟然从永安突围,北上突袭桂林。向荣势单力孤,只能固守待援,乌兰泰得到消息后虽然尾追,却在一次乱战中被火炮击中身亡,至此清军想要在广西拦截住“拜上帝会”已经不可能了。赛尚阿也知道如今的形势已经不是他所能左右,于是干脆上奏称病,主动请求咸丰皇帝将自己治罪。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是“拜上帝会”自起义以来攻占的第一个城市。虽然他们在这里被清军包围数月,但因为赛尚阿的无能怯战,致使清军并没有大规模攻城,“拜上帝会”反而在永安完成了各项建制工作,史称“永安建制”。

首先是确定官制,确立了洪秀全的天王地位,又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然后是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颁布“三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规定严禁私藏金银财物;令会众蓄发并刊行官方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