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艰难之开端(第4/17页)

咸丰皇帝即位之后,采纳曾国藩的“转移之道”,重用肃顺和诸多汉族大臣以及罢黜道光皇帝的宠臣,是其整顿朝纲的三个重要举措。如果抛开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单看当时朝廷内部,咸丰皇帝即位之初的大清帝国颇有一番新气象。然而,其实我们都知道,清廷的上空,已被乌云所笼罩。

2. 最初的失败

咸丰皇帝即位之初,大力整顿朝纲,想要大展宏图,广西的“拜上帝会”组织则在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的领导下,开始走出乡野田间,逐步实施“大计划”。当咸丰皇帝重视起“拜上帝会”这个组织,想要将其绞杀时,已经为时晚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谁都没有重视起初还在乡野田间里传道布教的这伙儿“长毛贼”。

洪秀全、冯云山还在广西桂平发动群众的时候,时任广西巡抚的郑祖琛已经接到下属的报告,说有一伙人聚众宣讲西洋教义,只是这位巡抚大人丝毫没有重视,根本就没将此事上报。等到后来“拜上帝会”已经形成规模,开始武装对抗清政府时,郑祖琛才不得不以实情上报给两广总督徐广缙,但也只是泛泛地说“会匪在桂作”,并未明确报告“拜上帝会”已经发展成农民起义之势。

在此之后,大清帝国的官员们层层上报,等到了咸丰皇帝那里,消息已经被削弱成“当地农民聚众闹事”的小儿科事件,最后还是因为兵科给事中袁甲三等人上疏弹劾郑祖琛“欺饰弥缝”“养贼酿乱”等罪状,又有广西绅民进京奏陈全省现状,咸丰皇帝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这才急召大臣们谋划平乱之策。

经过和诸多大臣慎重商议,咸丰皇帝决定调集精兵分路进入广西对“拜上帝会”进行会剿,同时将广西那些面对“拜上帝会”束手无策的官员们免职,调任湖南提督向荣为广西提督,让云南提督张必禄自云南进入广西协同作战。不久后又以林则徐为钦差大臣,署广西巡抚,入广西督师会剿事宜。可让咸丰皇帝没想到的是,林则徐接到任命后,在自家乡前往广西的途中于广东潮州普宁县病逝,随后张必禄也病逝。钦点的三位入桂将帅病亡了两人,不得不让咸丰皇帝放弃了第一方案,另派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以周天爵署广西巡抚,一同进入广西镇压“拜上帝会”。

然而李星沅和周天爵没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当时李星沅很是轻视洪秀全,厚集兵力全力进攻金田村,在他看来只要攻下“拜上帝会”的老巢,洪秀全这伙草贼就会一哄而散。他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报中提出:

桂平县之金田村贼首韦政、洪秀泉(全)等私结尚(上)帝会……实为群盗之尤,必先厚集兵力乃克一鼓作气,聚而歼之。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李星沅的这封奏报才让咸丰皇帝第一次知道了“拜上帝会”的首领是一个叫洪秀全的人。当然这封奏报写错了洪秀全和“拜上帝会”的名字,说明李星沅并不真正了解他的对手,因此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李星沅在广西与“拜上帝会”交手两个多月,不仅没有取得胜绩,“拜上帝会”反而利用李星沅指挥不力的机会,进展神速,接连占据很多地方,搞得李星沅、周天爵、向荣等人互相推诿责骂。李星沅不得已只能上奏咸丰皇帝,希望能够得到广西的军政一把手的位子,进而可以总督全面会剿之事。

对此,咸丰皇帝严厉斥责,认为这是变相要官,不仅驳回了李星沅的请求,而且限期必须剿灭“拜上帝会”。当然,咸丰皇帝作为最高决策者也明白,眼下不是和李星沅赌气的时候,因此他征调广州副都统乌兰泰奔赴广西帮办军务,而且秘密指示他,针对广西将帅之间不和的现状,要密切注意观察,随时将这些人的动向上报给自己。

咸丰皇帝虽然没有答应李星沅要官的请求,但也明白广西地区的官员确实应该统一节制起来,一来可以更有效地对“拜上帝会”作战,二来也可以缓和平息广西将帅之间的矛盾。基于这种思路,咸丰元年(1851)三月,咸丰皇帝特派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大臣,节制广西地区全部文武官员,并以顺天府尹邹鸣鹤为广西巡抚,加周天爵总督衔,会同向荣专办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