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艰难之开端(第17/17页)
太平军似乎并不想就此收手,三月十二日(4月16日),燕王秦日纲、丞相陈玉成、副丞相李秀成等领兵占据浦口,清军总兵武庆惧战而退走六合,向荣立即派遣总兵张国梁渡江增援。然而张国梁行动实在过于缓慢,一直到四月二十四日(5月27日),太平军自瓜州渡过金山攻陷了黄泥州,而张国梁才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眼看江北大营即将不保,吉尔杭阿自九华山带兵赶来增援,但是由于仓促应战,于四月二十九日(6月1日)在镇江高资被太平军打败,吉尔杭阿也在战斗中阵亡。五月一日(6月3日),太平军一鼓作气连破清军镇江、九华山七十余座营盘,总兵虎嵩林败走丹阳。
扬州和镇江的失守,意味着清军江北大营被太平军彻底攻破,这一切除了因为太平军作战英勇,更是托明阿疏于防备而引起的连锁反应。不过对于始终处在南北夹击状态下的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来讲,倒是缓解了一定的压力。
五月十二日(6月14日),秦日纲、陈玉成等人领军回到天京,不过他们并没有进城,而是屯营城东,将目标对准了江南大营。
东王杨秀清十分明白,清军江北大营的破灭,一定会对江南大营的向荣在精神上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他并没有让秦日纲等人入天京城进行修整,而是让他们在城东补充粮草兵马后,于五月十六日(6月18日)与回到天京的翼王石达开一起,向江南大营发起进攻。
事实上,向荣闻听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的消息后,确实惊恐万分,但他并没想到太平军会如此神速地转向他的江南大营发起进攻,因此向荣算是仓促应战。五月十七日(6月19日),太平军分兵猛攻仙鹤门、紫金山清军大营,清军一触即溃。次日,太平军又从灵谷寺后翻山,突袭孝陵卫清军的四座马队营盘,同时分兵进攻洪武门、朝阳门,连破清军二十余座大营,最终将驻扎在孝陵卫的江南大营一举攻破。
向荣实在没想到他的江南大营会兵败如山倒,不得已只得连夜带着福兴、张国梁等人撤退到淳化镇,次日又败退到丹阳。秦日纲却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在后边死死咬住向荣不放。咸丰皇帝得到消息后,将向荣、福兴、张国梁三人革职。
来自皇帝陛下的压力以及太平军的穷追不舍,终于将向荣压垮。虽然江南大营最终被攻破,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向荣都在兢兢业业地执行着皇帝陛下的谕令,甚至说到现在为止,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向荣一直表现得很积极。然而从咸丰皇帝先前多次痛斥他来看,向荣显然已经不再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虽然这次丢掉了江南大营,咸丰皇帝只是将他革职,但万念俱灰的向荣已预感到自己的命运将会走向何方。于是在一片晦暗笼罩下,向荣于七月九日(8月9日)在丹阳自缢身亡。
对于这位尽心尽力的高官来讲,也许死亡是一种最好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