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江西巨变(第3/3页)
最让清廷上下抓狂的是,金声桓、王得仁宣布反清后,他们并不老老实实在待守在江西不动,而是北上九江,且有由九江顺江进取南京之势。
镇守在南京的清兵清将莫不震恐失色,江南江北人心岌岌可危。
二月初,王得仁领兵进抵九江,清镇守九江总兵带领部下士卒五千名开城响应,接着占领湖口、彭泽等地方官都来归附。
清江南江西河南总督马国柱惊慌失措地向清廷呼救,说金声桓“攻陷郡邑,劫掠船艘,声言将浮江东下,窥伺江南,请速发大兵,以图扑灭”。
在九江,王得仁的幕客胡澹提出了奇袭南京的建议:“大军应该乘此破竹之势,以清兵旗号服色顺流而下,谎称是章于天逃回南京请救的军队,南京的清朝官员不辨真假,必然开门相纳,那时就可以将南京一众清朝官员一股脑拿下,然后改旗易帜,开播永历年号,祭告明太祖陵寝,传檄山东,中原群雄一旦闻风响应,大河南北、山西、陕西等地,将非清朝所有。”王得仁是认同这个建议的,他一面派兵入长江,收取九江上下游地方,一面派使者回南昌请示金声桓。
王得仁虎吞金陵之势的确震慑海内。
当是时也,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安徽许多地方的复明势力纷纷激发响应,大江南北,风起云涌,形势可观。
二月二十八日王得仁部下一支军队乘船五百余艘,直抵蕲州城下,尽得黄梅、广济等县。
清湖广四川总督罗绣锦在上呈清廷的奏疏中充满了哀叹和求救之语。
罗绣锦唯恐金、王义师进攻武昌,不得不采取缓兵之计,派人给金、王二人送信,说:“人心未死,天下思汉,金公创非常之举,为天下倡,天下军民皆引颈而望。但赣州处东西要害之地,为山川上游,公如果要通往广东,则赣州隔阻其间;公如果要往其他地方发展,则赣州必抄后路,当下之计,公必先拿下赣州,拿下赣州则可以传檄定楚地。”
九江以东,安徽大部分州县均望风趋附。
太湖(安徽县名)、宿松、潜山、英山一带的反清势力也相继而起,各立山寨,奉南明永历朝廷的正朔。
金声桓在江西闹得这么猛,清廷不敢怠慢,赶紧于三月十五日加派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何洛会、降将刘良佐带领满、汉、蒙兵马从北京赶赴江西。
饶是这样,清廷也深感单靠这支部队难以对金声桓形成足够的制衡,又命固山额真朱马喇、江南总督马国柱领兵由江宁(南京)溯江而上,在安庆府(今安徽安庆)同谭泰军会合。
为了防止反正的明军占领湖北,又命令进至湖南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王率部退回汉阳。
这就是耿仲明军不攻桂林反而后撤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撤军之前,孔有德担心刘承胤、傅上瑞等一类新降的人员会像金声桓一样有复叛之心,下令将之全部处死。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王一撤,永历朝所面临的窘境便为之解去。
永历帝欣喜之下,按金、王二人自封之衔进行封赏:金声桓任豫国公,王得仁为建武侯。
金声桓反正,可以说是永历二年永历朝的最大喜事。
而且永历朝的喜事还在接踵而来。
这年(公元1648年,顺治五年,永历二年)四月,清两广提督李成栋也悍然宣布反清复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