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2/4页)

范铁舟一怔,他没明白父亲的意思。

他又连忙从水缸里取出一只鱼篓,笑容真诚的递给父亲。

“这次下湖运气不错,捞到了十几条桂鱼,都是一斤的好鱼,肉质肥美,孩儿专门留给爹爹补补身体。”

“先搁一边吧!”范大川挥挥手,就仿佛在赶走一只苍蝇。

这时,范仲淹从屋里出来,微微笑道:“多年不见,二哥风采依旧啊!”

范大川立刻满脸堆笑,指了指后面的小儿子。

“家里有四郎照顾我,我的身体还不错,这孩子孝顺啊!县里的先生都夸他品行好。”

范仲淹淡淡一笑,“我觉得大郎也很孝顺。”

范大川不满地瞥了长子一眼,“他也就一般吧!比起四郎可差远了。”

这时,范宁出来给祖父躬身行了一礼。

范大川却冷淡的嗯了一声。

范铁舟心里明白,父亲快三个月没见到宁儿,不知道宁儿和从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连忙解释道:“爹爹,宁儿现在的变化可大了。”

“能大到哪里去?难道他还能变成神童?”

范大川狠狠瞪了一眼长子,对范仲淹道:“我这个长子自幼愚钝,孙子更不堪,父子二人都不是读书的料。”

“二哥,你太谦虚了。”

“我倒不是谦虚,我这孙子你说他傻嘛!他也不是很傻,就是呆,反应迟钝,年初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居然到了第二天才告诉我,你说这样的孩子还能读书有前途?”

说完,范大川痛惜的长长叹息一声。

范仲淹回头看了一眼范宁,眼中有些不解。

范宁却淡淡一笑,对这个祖父的偏心事迹,他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幸亏我还有一个儿子,能替我争口气。”

范大川便向小儿子招招手。

范铜钟连忙屁颠屁颠跑上前,给范仲淹深深行一礼。

“学生范铜钟,给相公见礼!”

相比范铁舟父子对自己的尊敬,这个范铜钟却把亲情丢在一边,口称相公,市侩之心由此可见。

范仲淹心中虽然不悦,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他笑了笑问道:“四郎在哪里读书?”

“学生在县学读书,准备过几天就去长洲参加解试。”

旁边范大川连忙补充道:“我家四郎现在是秀才!”

宋朝的秀才和明清不一样,不算一种功名。

一般而言,只要得到县里的推荐去参加解试,便可称为秀才。

因为村里就只有他一个秀才,范大川极为得意,逢人便夸他四郎怎么聪明,怎么轻轻松松就考上秀才。

范铜钟抓住机会,连忙从书袋里取出一叠文稿呈给范仲淹。

“这是学生写得几篇文章和诗词,恳请相公指点!”

范仲淹接过文稿翻了翻,又笑着还给了他。

“还不错!好好考解试,我希望能听到你的好消息。”

范铜钟激动得泪水都要掉下来,说话的声音也哽咽了。

“相公对学生的教诲,学生一定会铭记于心。”

范大川也觉得有希望了,连忙趁热打铁说:“听说三弟身后尚无弟子,你看能不能……”

范宁噗地笑出声来,祖父居然想要四叔做范仲淹的继承人,他真想得出来啊!

饶是范仲淹再有涵养,此时也终于忍不住了。

他一把拉住了准备下跪磕头的范铜钟,对范大川道:“我今天还事,就先走一步了,改天我再来拜访二哥。”

此时,他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他又回头向范宁和范铁舟点点头,转身便离开院子走了。

“能不能再请相公给学生指点一下今科解试?”

“很抱歉,我不太了解科举了,恐怕会误人子弟!”

范仲淹的声音已经远去。

范铜钟碰了个软钉子,顿时一点精神都没有了,他困倦地打个哈欠,便懒懒散散地回家了。

范大川脸上充满失望之色,他着实想不明白,自己小儿子这么优秀,为何就不受范仲淹待见?

“爹爹,要不进来坐一下吧!”

“不用了!”

范大川又回头看了一眼范宁,却发现他已经不见了,心中顿时有点不高兴。

这孩子怎么对祖父一点礼貌都没有,招呼都不打就跑掉了。

“阿呆怎么说,听说你还要送他去镇上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