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秦始皇之死(第5/11页)
秦始皇这些年到处游走,知道南方还有很多土地没有开发,伟大祖国的版图仍然有着扩大的空间。于是,把那些曾经逃亡的人、那些因贫穷而入赘女家的男子、商贩都集中起来,全部来个光荣入伍,然后开往南方,夺取了南越之地,再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等郡。这三个郡地大物博,人口稀少,便又从监狱里提取五十万人都来个异地安置,到这三个郡进行开发,与当地的人居住在一起。
这时匈奴虽然很嚣张,但他们的力量仍然不够强大,平时做点边境骚扰工作,抢掳妇女钱财,那是很疯狂的,但一碰到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就变傻了。蒙恬把他们痛打一顿,再往北追击,一口气收复四十四个县。
匈奴虽然抗打击能力很差,但因为那神仙的五个字对秦始皇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很怕匈奴还要打过来,把他的万里江山夺走了,粉碎了他万万世的美梦。于是,他下令修筑长城。
用长城来挡住匈奴的骑兵。你们能让马飞越长城,算你们狠。
修长城说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干起来就太困难了。这个工程总共有一万多里,你想想,即使现在这个国力,要修一条长城,估计也都还叫苦连天。
但秦始皇要做,蒙恬就只能执行。他把他的部队全部变成工程兵,天天做泥水工,搬砖砌墙,一干就是十多年。蒙恬的指挥部设在上郡,一边监督大家砌墙,一边盯着匈奴,不让他们有什么动作。匈奴人还真的怕了蒙恬的工程兵团。
秦始皇不是蠢材,他也知道修这个长城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光靠蒙恬那三十万部队,估计修到所有士兵都变成老爷爷了,也修不好。于是,他又下令,把那些徇私枉法的官吏都放到长城工地那里。你们敢于把法律当儿戏,敢于玩老子制定的法律,老子就敢于把你们变成民工。
这时,那个李斯已经当了丞相。这哥们儿一路跟着秦始皇东游南巡,虽然贡献了很多法书石刻,但那都是书法家兼秘书,一点儿风头也没有出。秦始皇在那段时间,把心思全放在寻找神仙的事上。他没有专修过仙道课程,没拿过方士学位,因此在这方面,基本没有他的事。他只有在旁边看热闹,听着那些方士满口胡吹,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说客出身,混到这个份儿上,居然无语了这么久,实在是伤不起。
这时,他看到老大终于又把思路转到以法治国这方面来了——这可是他的强项啊。他立刻建议:
以前诸侯争霸,都用大量的金钱聘用那些游学之士。现在天下太平了,天朝一元化领导,老百姓好好种田种地,读书人应该好好地做学问,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可现在这些儒生却天天吃饱了撑的,不好好地与时俱进,天天去向古人学习,到处发表对现实不利的言论,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批评现行体制。他们纷纷创立自己的学说,时刻都与朝廷作对。这些人入朝时,个个都满嘴好话,可一下班才回到半路,就把朝廷说得十分不堪。甚至还以贬低老大来抬高自己,表示自己很了不起,把自己的形象打造得很成功。然后就利用这个形象去煽动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攻击国家的制度、方针和政策。如果让这个情况泛滥下去,朝廷和老大的权威就会不断地跌停。所以,只有严厉禁止这些行为,才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为此建议:史官将除秦国之外的所有史书全部烧掉;除博士官按职责收藏的书外,天下凡是私自藏有《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作品的人,一律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些书缴到郡守那里,全部集中起来,一把火烧掉。以后凡是敢于再谈论《诗》《书》的人,全部处死;敢于借古论今的,则诛灭九族;官吏发现这些事情而不举报的,则与他们同罪;此令颁布三十天后,仍然不上缴书者,全部判处黥刑,而且还要发配到北方长城工地那里修长城。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书都烧掉,如那些关于医药的、占卜的、农业科技的,是一定要留下来的。
秦始皇一看,好啊。这个李斯想得够绝的。这样一来,全国人民就会变得更加思想单一了。立刻批示:同意照办!
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太想看神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