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烽火戏诸侯(第16/17页)

于是,细算起来,赢家只有三个。

一个就是犬戎的老大。这个家伙老早就想进攻镐京,把这个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占领,让他那一群没有文化的部属都成为城市人口,过上幸福新生活。以前,就多次把炯炯有神的目光对准着大周首都,也多次跟周发生边境冲突,制造了N多流血事件,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次终于在申侯的帮助下,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心里当然爽歪歪。

另一个赢家就是姬宜臼。这哥们儿原来是太子,本来可以在家里吃喝玩乐等他老爸死翘翘之后,成为国家元首。哪知,来了个褒姒,生了个弟弟,他的锦绣前程立马完蛋,直接跌进倒霉的深渊,变成了废太子,躲到舅舅家那里才保住性命。原以为,这辈子他妈的就这样玩完了,哪知,他的舅舅实在是个好舅舅,发动了这么一场政变,干脆地干掉了他的老爸,让他直接成为大王。如果说这不是赢家,那天底下还有什么赢家?

还有一个赢家,就是我们的秦襄公同志。

嬴秦几代以来,都跟犬戎有仇,而且还打来打去,这次参加战斗,一来是想借机报个仇,二来也想从中来个浑水摸鱼,捞点功劳,提拔提拔,成为诸侯,以后可以跟那些老牌诸侯国一起去参加朝会,一起参加周朝举行的各项活动,在全国人民眼前亮亮相,那是很光荣的。

战斗的结果,虽然没有狠狠地打倒犬戎,但也得到了周王的肯定,没谁敢小看了他们。

而且,秦襄公的智商比他的世父大哥高多了。他大哥的思想境界虽然很高,只想报仇,不计个人得失,很值得表扬,但却只会蛮干,拼完牛力,就什么也没有了。秦襄公却知道,要想在这个世界混出名堂来,还得玩一点手腕,作作政治秀。否则,只靠打仗来立功,那可是艰难得很,弄不好,功还没有立下来,就跟他的爷爷一样,成了烈士,还当不了诸侯。因此,在姬宜臼东迁的时候,他就抓了个机会,硬是凑上去。原来姬宜臼东迁时,很多诸侯还在当观众,并没有热情地过来配合,派兵过来迎接大王到新的都城。因此,姬宜臼准备出发时,队伍很单薄,声势一点也不浩大,场面很难看。还不比以前他老爸去打猎时的阵容。

姬宜臼心情很不爽。

秦襄公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带着部队过来,说:“大王,我来保护你。”

姬宜臼的心情一下就好了起来,一路情绪高涨。他对秦襄公也很感激。如果是在别的时候,肯定会大大地赏赐一下秦襄公。可现在他手里什么也没有,自身安全都还有问题,拿什么来感谢秦襄公?

不过,姬宜臼也不是菜鸟,拿不出什么东西,给个虚名也可以搪塞一下。他握着秦襄公的手,亲切地说:“襄公同志,你这次为国家立了大功,现在,我封你为诸侯。至于领地么,岐山以东到丰水一带都是你的。好好干吧。”

姬宜臼这么一挥手,好像大片地皮就划进了秦国的地盘。其实,全地球人都知道,这大片地皮,现在都掌握在犬戎的手里。秦襄公得把犬戎侵略军赶出去,这些地皮才会真正地成为他的土地。

不过,秦襄公很高兴,虽然地皮很渺茫,但诸侯的名分却到手了。

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一年。随着平王东迁,历史的车轮开进了东周时代,来到了精彩的春秋时代。

而秦国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成为了当时的诸侯国!

虽然姬宜臼给襄公开的是一个白条,大家看到秦襄公那个笑脸,都偷偷笑这哥们儿跟个二百五没什么两样,给人家忽悠了还这么高兴。可秦襄公却不管人家那一脸的严重鄙视,马上就把目标锁定那几块地皮。

这哥们儿把这个诸侯名分看得很重,一得到那张任命书,马上到媒体上大声宣布:“我当上了秦侯!”然后派人带着现金和礼品到处展开外交活动,跟那些诸侯老大哥建立外交关系,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

这时,犬戎因为历来做事都让人讨厌,从来都被周边国家当成敌人,一直到现在也只有申侯那个家伙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跟他们勾结了一下,别的国家都把他们当做敌人对待,因此,他们的四面都是敌人。你想想,四面都是敌人,天天得提高警惕,边防军从来没有得到休息,几百年下来,累也累得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