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37/66页)

当然,更悲剧的是,不光是徐世绩对李才相防了一手,李才相也对徐世绩防了一手——徐世绩没有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而李才相,则试图造成既定事实,让徐世绩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李才相直到动手之后,才通知了徐世绩。

徐世绩的大营毗邻曹旦,如果李才相在没出手之前就告诉了徐世绩,那么,徐世绩就可以在曹旦毫无察觉之时进行突袭;如今,因为你防我,我防你,当徐世绩得到了情报时,曹旦已经严加戒备。

郭孝恪还是劝徐世绩动手,但是,徐世绩却犹豫不决。在犹豫之后,徐世绩还是选择了放弃,他带着郭孝恪等几十人,去投奔了唐王朝。

如此这般,李才相就只能孤军奋战了,他击败了阮君明,却放跑了高雅贤,而曹旦方面,因为徐世绩不战而走,毫发无损;自此,李才相的计划宣告失败。

对李才相的行动,最感到欲哭无泪的,莫过于徐世绩,因为,一切都完了。

夏国官员议论纷纷,都说要诛杀徐盖,幸亏窦建德表示徐世绩是忠臣,老爹无罪,徐盖才最终躲过了一劫。

次年正月三十,徐世绩和郭孝恪抵达了长安;而曹旦则攻取了济州,而后,深感此地不宜久留,就退回了铭州。

二月,窦建德攻打李才相,将其诛杀。

自此,徐世绩跟窦建德的较量,算是彻底分出了胜负——黎阳,彻底落入了窦建德的手中。

当然,窦建德的外交策略,向来是以和为贵,该年九月,当李渊派遣使者前来求和时,窦建德也就将同安长公主放了回去。

由于窦建德的地盘跟唐王朝并不接壤,因此,窦建德跟唐王朝唯一的瓜葛,也就是在幽州跟罗艺的较量了。可悲的是,在五月和十月的两次进攻中,窦建德都没能讨到便宜,他也一直不能清除唐王朝在北部给他造成的威胁。

然后,窦建德就转而攻击孟海公了,再然后,窦建德就见到了王世充使者。

此时的窦建德和王世充的关系,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恶劣。

在公元619年十月,当时王世充曾率军东进,一度兵临黎阳。当时的窦建德还没有拿下黎阳,正准备绕道攻击卫州,王世充此来,自是颇有些趁火打劫的意味。窦建德对王世充的行动当然是百分之一百二的不爽,于是,在十一月,窦建德出击殷州(河南省获嘉县),进行报复(杀掠居人,焚烧积聚,以报黎阳之役)。

因为这个关系,窦建德跟王世充闹得很僵,自此便老死不相往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王世充突然派使者前来,窦建德也知道,可能情况不妙了。

王世充的情况确实很不妙,当然,用“不妙”还不足以道其万一,应该换个词——快完了。在李世民的攻击下,王世充“快完了”。

枭雄离歌之王世充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跟根基稳固的夏政权不同,郑政权从建立之日起,就处于危机之中。

郑国是从一片废墟中建立起来的,由于李密跟隋军在东都的长期相持,当李密被击败后,实际上王世充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在击败李密之后,王世充也曾试图开疆辟土,稳固住自己的地盘。在公元619年三月三日,他曾进攻唐政府的谷州(河南省新安县)和熊州。结果很不幸,王世充吃了瘪,被史万宝(这位老兄就是最终搞定李密的那位)击败。

而后,王世充又试图进攻新安(谷州州城),但是,当时的王世充也没有信心能够攻下此地,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表明他有雄心壮志,顺便,为他最终篡位营造声势。当时,王世充已经跟朝内的马屁精们开始讨论篡位事宜了,结果,有个哥们叫李世英的当时就扇了王世充一记重重的耳光。

李世英是这么说的:“四方人士前来归附东都,不过是认为你能使隋朝中兴。如今全国九州之地(大禹在治水成功后,将古中国划分为九州),你连一州都没有肃清,就迫不及待想要登位称帝,恐怕远方之人都会因此而远离你吧。”

什么叫打脸?这就叫打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