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老爷,你赢了(第24/74页)

刘邦那帮子人,都是从沛县开始就跟他,非常有感情基础,但纵然如此,也无法掩饰对东都的青睐,李密的这帮人,跟他才多久?能没东都情怀吗?

其二、瓦岗军政治成分太复杂。瓦岗军眼下发展速度非常快,李密刚来的时候,也就万余人,现在已经有了数十万人;哪来的这么多人?都是投降来的;是各地的起义军慕名投降来的。但是前文我们说过多次,起义军说是起义军,其实这个“义”字大部分时候是狭隘的,几乎所有人的“义”都是内部的“义”,对外讲不了“义”,甚至有些人的“义”连在内部都不讲。所以,李密是有担心的,诸将出于群盗,留之各竞雌雄。若然者,殆将败矣。他怕这帮人乱起来。

其三、李密自己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能明白,那就是,你把翟让留在这,翟让那帮人能够太太平平的吗?他们要是反了水怎么办?这才是大问题啊。

基于以上这些基因缺陷,李密很可怜,他只能在东都纠缠,他去不了长安。但是,柴孝和也说了,“时恐他人我先”;要是被人抢了先,李密麻烦就大咯。

瓦岗风云Ⅶ——宿命之敌

李密会不会被人抢了先,马上我们就知道了,还是继续说瓦岗军。

柴孝和跟李密提议说要先取长安,这事儿其实并没有了结,柴孝和随后又跟李密建议,说既然老大不方便,那我们几个去看看动静,然后再行计较。

李密同意了。

柴孝和带了多少人准备入关呢?同志们冷静,几十个人。有人要说了,几十个人,塞牙缝都不够,能干啥去?这里就要跟大家谈一个比较玄的概念了——势。

“势”是围棋术语,跟“空”(或者说“地”)相对。两个人下棋,最后定输赢,当然比的是谁的实空多,但是,在具体对弈的过程中,却不只是“空”那么简单,还有“势”。我们的聂卫平聂老爷子,官方钦封的棋圣,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势”与“空”的交换,几个交换之后,对方就云里雾里了,功力不够的,就被绕死在里头了。什么是“势”呢?简单说就是棋盘上的潜力,利用得好,能够帮助你更好的获得实空,利用的不好,那也得不到什么实际利益。

如今柴孝和带几十个人准备入关,表面上是一无所有,但是,如果非说他有什么的话,就是“势”。这个“势”不是柴孝和的,而是李密的,是李密所率瓦岗军的,有了这个“势”,就可能会有“空”,简言之,会有“人”。果不其然,当柴孝和抵达陕县之后,“势”就转化为“空”了,一万余山贼,听说柴孝和是李密的钦差,而李密又是如今天下第一英雄,于是纷纷来归。

但是,“势”这个东西是不断发生着变化的,柴孝和的命运,是跟李密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李密风光了,柴孝和跟着沾光,而李密一旦倒霉,柴孝和自然也要跟着倒霉。李密一开始“势”很盛,跟隋军连日作战,纵横东都,但是,很快“势”又转弱,先是李密在作战中被流矢所中,无奈卧病在床;而后越王杨侗又派段达、庞玉趁夜出击,攻击回洛仓西北,李密与裴仁基出战,大败而回,死伤大半;最后,好容易站稳脚跟的回洛仓又被隋军夺回,李密无奈重返洛口仓。

李密吃了一大败仗,回洛仓得而复失,部众伤亡惨重,这个“势”自然就弱了;这个“势”一弱,关中那帮冲着他的名头去投奔柴孝和的山贼,又见风使舵,遁了;这柴孝和人马这么一散,自然也就只能灰溜溜回来了;最后,柴孝和好歹轻骑脱逃,但几十个人里也死了好几个。

柴孝和此次尝试失败,而这意味着李密对于关中的尝试彻底结束。于是,我们马上就知道了,李渊父子就可以唱着歌哼着曲优哉游哉的去长安了。

从这一刻开始,李密就已经注定了未来失败的命运。

李密如今已经无暇西顾了,他已经彻底被卷入了对东都的纠缠,目标,依然还是得而复失的回洛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