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一统(第17/22页)

当然,吕忠肃靠变卖家财来充当军饷,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这哥们确实是大大的忠臣,很难得,二是他手头的力量其实也很有限,而且根本得不到补充。所以,在长期的拉锯中,尽管隋军一开始吃了瘪,但随着时间推移,兵精粮足,背后有一个帝国作为支撑的隋军,终于慢慢摆脱了颓势,也开始打胜仗了。

杨素在打胜仗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放人。

这是隋军此次南征的既定战略,不仅要以兵凌人,更要以德服人。所以,从杨素到贺若弼,从韩擒虎到杨广,在整个征服过程中,都打出了一个“德”字招牌;此时杨素的放人,也不过是一以贯之的策略推行而已。

然而,此次的放人,却收到了奇效。因为,隋军在打败仗的时候,南陈军队是毫不留情,都割了鼻子去报军功,然而,现在隋军打了胜仗,非但没有以怨抱怨,反而以德报怨,将心比心,南陈士卒也不免气为之夺。

吕忠肃知道,这么打下去,是没有机会的,他的部队,军心会很快瓦解,过不多久,就没人愿意帮他卖命了,于是,吕忠肃放弃了自己的阵地,他要选个更有利于自己的战场,继续抵抗。

吕忠肃退到了荆门(湖北省枝江市西北长江西岸)的延洲(长江中小岛),而杨素则解除了拦阻他的铁链,紧随而至。杨素派出巴蜑(四川中部少数民族,依水为生,擅长水战)军一千,乘着“五牙舰”四艘,用撞击长杆连续击破陈国战舰十余艘,于是,南陈军大败,被俘两千,而吕忠肃,则是单枪匹马逃过一劫。

南陈信州刺史顾觉屯兵安蜀城(湖北省宜昌市西),听到吕忠肃战败的消息,也便没了抵抗意志,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驻守公安(荆州首府,湖北省公安县)的陈慧纪见大势已去,乃将其军械辎重尽数焚毁,引兵东下,于是,巴陵(湖南省岳阳市)以东,尽为隋军所得。

陈慧纪此时手拥士卒三万余,主力舰有一千余艘,实力仍是非同小可,见长江上游守无可守之后,当时便想带兵顺江而下,去增援建康,但无奈被杨俊堵住了前路,于是便进退无路,生生被夹在了当心。

被堵在了巴陵的陈慧纪心急如焚,欲进不能,欲退无路,他仍想做最后一搏,但却不知建康防御如何,正在心乱如麻之际,巴陵城来了个人——陈叔文。

陈叔文同志,就是那位被陈叔宝猜忌的湘州刺史,他已经接到了调令,而且已经从湘州出发,此刻,他刚刚抵达巴陵——好容易碰个南陈宗室,陈慧纪就像见到了救世主一样,当即便推举陈叔文当盟主,共同抵抗隋军。

接下来,讽刺的事情来了。南陈的臣子陈慧纪,还在热血澎湃的准备为南陈流尽最后一滴血,竭诚以报国恩;而这边南陈的宗室陈叔文,却转脸就带了手下去跟杨俊请降,而且,杨俊很快就遣使前来慰劳……

更讽刺的是,当时已成俘虏的陈叔宝,也在杨广的要求下,手书招降上游军将,并派樊毅去见周罗睺,又派陈慧纪的儿子陈正业来见老爸……

还能怎样呢?周罗睺跟着诸将相对而泣,整整哭了三天,然后无奈解散部队,找到了杨俊投降,陈慧纪也无奈投降了隋军,于是,上游的战事宣告终结。

这位周罗睺我们要说一下,首先,他是难得的忠臣,非但成功抵挡了杨俊一个月,而且,在投降后,杨坚赏赐他时,他还哭着表示:“臣荷陈氏厚遇,本朝沦亡,无节可纪。陛下所赐,获全为幸,富贵荣禄,非臣所望。”

由于周罗睺投降的比较晚,所以,官位比较低,甚至不如名不见经传的羊翔,后来韩擒虎因此取笑他,说:“不知机变,立在羊翔之下,能无愧乎?”结果周罗睺正色答道:“昔在江南,久承令问,谓公天下节士。今日所言,殊匪诚臣之论。”韩擒虎也随之面露愧色。

周罗睺能力如何呢?贺若弼同志,一个牛逼哄哄,谁也瞧不起的人,他曾经在杨广面前大言不惭的谈及朝内诸将的能力,表示:“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言下之意,这些人都不成,要说良将,还得是哥们我啊)。”于是,贺若弼是如何评价周罗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