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强南弱(第14/23页)
所以,侯景为什么能叛乱成功?就是因为萧家这帮货,一个比一个不是东西!赖谁?赖萧衍!都他娘的被他给惯坏的!
如此这般,萧纪和萧绎之间,也便有些剑拔弩张,但是,真正让他们闹翻的,还是后来一件事。
公元551年六月,萧绎干了一件事——他搞定了侄子萧圆正。萧圆正有两个身份:一、他是萧纪的儿子;二、他是西阳郡(今湖北黄州市,在萧绎地盘)太守。这两个身份,就俩字儿——尴尬。当然,尴尬是尴尬,但还不该死,但加了后面这件事,那就该死了——此公据说性情宽厚,乐于助人,所以很得人心,当时很多人都投奔他,因此手里有一万军队……
死敌的儿子,在自个儿地盘,还他妈手握重兵?这萧绎能睡得着吗?萧绎当时就想下手啊。于是,萧绎任命萧圆正为平南将军。按照惯例,萧圆正是要去江陵叩谢的,结果呢,萧绎没见萧圆正,而是让萧恪接待的侄子,当时把他灌了个烂醉如泥,然后借势将其囚禁;再然后,萧绎一不做二不休,吞并了他的部队,还派人检举他,告发他犯罪……
这事让萧纪只有一个反应——火大!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该年十一月,陆陆续续的,有手下来劝谏萧纪,让他登基称帝。萧纪假意谦虚了一番,连说不合适,转脸,就让人准备皇帝仪仗去了……
次年四月,萧纪听说侯景已经攻破了台城,而萧绎呢,又准备出兵讨伐,当然了,萧纪对此颇不以为然,认为他七哥只是个文人,懂毛个打仗!正巧,在这个月里,后宫柏殿梁柱接头处,环绕柱顶生出了一圈鲜花,萧纪很高兴,认为这是天降祥瑞,这玩意,不称帝都对不起苍天了。
于是,四月十二日,萧纪称帝了……
有两个反对的,一曰徐怦,二曰王僧略;他们的下场是——死。理由:徐怦叛乱;至于王僧略嘛……还没想好……
称帝之后,萧纪就觉得,不能当下一个刘备啊,得走出去啊,于是,该年八月,他亲自率兵从成都出发,沿岷江东下。至于说干啥,不解释了。
公元553年三月,萧绎听说萧纪已经从益州东下了,那是又恨又怕——为了解恨,他让人把萧纪的像刻在木板上,亲自用铁钉钉萧纪的四肢和身体,还请道士作法诅咒;至于怕嘛,他又派人把俘虏的侯景党羽送给萧纪,证明侯景已灭。
这里要说一下,侯景攻破宫城后,萧衍在公元549年渴死在了御床上,萧纲则成了傀儡,而且,侯景很快攻取了三吴,随后又击败了萧绎派去讨伐的徐文盛;当然了,也就到此为止了,其后萧绎派遣王僧辩东下,而陈霸先也从广州北上,两方合作,于公元552年四月彻底讨平了侯景之乱。
萧绎之所以要让萧纪知道侯景已灭,是要让这位老弟明白,如今他已经腾出手来专心对付老弟了,你讨不着好的!
然后咧?然后萧纪加速挺进。原因?原因是,萧绎派出去的使节,被在巴东的萧圆照(东征的主意就是这小子出的)给扣了,为此,萧圆照还写信给老爹,说侯景正欢实着呢,萧绎两面受敌,必须能够搞定。
萧纪不停手啊,咋办呢?萧绎狗急跳墙,找了个人,谁呢?宇文泰……
可见,萧氏子弟对于“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这句话,是深有领会的。
宇文泰一听有这好事,当时就开会了,说搞定巴蜀,就在此一举了!谁去?众将面面相觑——原因也简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征服巴蜀历来被视为不可能的任务,三国时期邓艾偷渡阴平,灭亡蜀国,那叫奇迹,那也吃了不少苦头呢;只有一个人放声回答——我去!谁呢?尉迟迥。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也一点都不曲折……
为啥呢?萧纪离开,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时把守益州门户的两个南梁将领,一曰杨乾运,二曰杨法琛,都已经跟西魏暗通款曲了。
为啥呢?因为这俩都有自己的不满,杨乾运本来想当梁州刺史的,结果萧纪把他派去了潼州(首府为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而杨法琛本来想去黎州的,结果萧纪把他派去了沙州(首府为白水,今四川省青川县东沙州乡)……后来,杨乾运有个侄子杨略又劝他,说,侯景之乱刚刚平定,两兄弟又要互相残杀,完蛋是一定的,还不如趁早找个好下家,投靠西魏算了。如此这般,杨乾运就打定了主意,跟杨法琛一起,秘密向西魏投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