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奠基人(第3/11页)
于是,北周留下了梁士彦,交给他一万精锐,让他驻守平阳,余者撤退。
倒霉催的梁士彦就这样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北齐军队开始攻城,日夜不停,狂攻不止,梁士彦率军奋力抵抗,但仍然很难顶住北齐军狂风骤雨般的反扑,瞬时之间,平阳的防御工事便已荡然无存,城楼墙垛几乎全被铲平,残存下来的城墙,只有六七尺多高(古时三尺为一米,城墙只有两米多,可见形势有多紧迫)。于是,经常性的,北周和北齐军队需要通过短兵器肉搏来争夺阵地,而双方的骑兵也时常来回拉锯,北周军队苦苦等待援兵,却连影子都看不着,军心开始动摇。
此时,梁士彦终于展现了他的风骨,宇文邕终于展现了他用人的长才,在此极端不利之境,梁士彦镇定自若,毫无惧色,大呼:“今日就算我们死期已定,我也一定死在你们之前!”
在这样的时刻,一句话的力量,往往就足以扭转战局。此前,将士们的恐惧、动摇、不安,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长官都不惧死,士卒何以图存?于是,北周军队重新鼓舞起了士气,对北齐军队发起了强悍的反冲锋,战场搏杀之际,呼号震天,以一当百,见者胆寒,于是,稍稍压住了北齐的攻势。
梁士彦见此,赶紧动员城内的其余力量——他的老婆、小老婆、军属家眷、城中居民以及所有的妇女,都被征集,前去整修城墙。在一番艰苦卓绝没日没夜的努力下,三天之后,一道崭新的城墙伫立在了平阳城外。
此时,宇文邕也派宇文宪率军六万,驻军涑水,声援平阳。
当然,这个所谓“声援”,目前是远水不解近渴的,梁士彦依然面临绝境。
北齐军队稍稍受挫后,不久,重新集结力量,再度发起猛攻,这次,他们是用挖地道的方式。攻势果然奏效,地道一挖,地基顿时动摇,刚修好的城墙,眼见已经开始崩塌,很快就出现了十多处的塌方,于是,北齐军队就要入城。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梁士彦终于要完蛋吗?No,因为北周还有秘密武器,谁呢?高纬本人……高纬同志一看形势大好,顿时兴奋起来,下令暂停进攻,然后派人去请随他同来的爱妃冯小怜,让她亲临现场,观看这“比3D影像更有真实感、比好莱坞大片更具震撼力”的现场攻城表演。
于是,一伙人急匆匆的跑去召唤冯小怜,冯小怜一听也很高兴啊,有大片看嘛,但是又表示——等会,补个妆先。
也是,在这历史性场面,要是油头粉面的,岂不是跌了份又丢了人?
感谢高纬先生,更感谢冯小怜女士,因为你们的国际主义精神,眼看就要完蛋的梁士彦又活了过来,趁着高纬派人去请冯小怜,而冯小怜又优雅自在的对镜补妆之时,梁士彦的第二道城墙顺利完工——这次是用木材搭建的。于是,当冯小怜真的亲临现场时,她发现,黄花菜彻底凉了……
冯小怜好不容易补了个妆,就碰到了这么扫兴的事,自然是大大的不爽,于是,她又提出了要求,说据民间传说,平阳城西山石上,有神仙的足迹,好不容易来趟平阳,陛下带我逛逛去呗!
高纬一听,爱妃有这要求,当然是要答应的了。只是呢,到那里必得经过一座桥梁,很不巧,那座桥梁正在北周军队的射程范围内,要是真贸贸然从那过,惊吓(还别说弄伤)了爱妃,如何使得?怎么办?当然不能不办。于是,高纬命令抽调攻城用的木材,在射程远处搭建一座桥梁,以供爱妃观景之用。
新桥建成后,高纬终于跟他的爱妃过去了,想必也是见着了传说中的神仙足迹,心满意足之下,就要回营之时,突然发现,新修的桥梁塌了……也是,这么急匆匆修好的桥梁,没有3A级质量保证的嘛。搞出了这么个豆腐渣工程,修桥的吓了个半死,赶紧加班加点抢修桥梁,好保证皇上和娘娘回营,紧赶慢赶,当高纬和冯小怜回到御营时,已是深夜了……
高纬和冯小怜有此闲情逸致,这攻城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十一月十八日,宇文邕率军退回了长安。但就在退回长安的第二天,宇文邕却又下达了诏书,说因为北齐军队正围攻晋州,我们得杀回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