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雄会(第13/21页)

已经来不及惊讶了,侯莫陈悦立即撤至略阳,留一万人驻守水洛。结果宇文泰杀至水洛时,未动一兵一枪,城内守军便投降了,于是长驱直进,直逼略阳。侯莫陈悦没有任何抵抗意志,立即放弃略阳,撤至上封。

然后,侯莫陈悦似乎认为上封也不靠谱了,准备继续撤,撤至南方山区。那上封怎么办呢?侯莫陈悦调来了连襟李弼。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危难时刻,哪怕是连襟,也是信不得的。

这位打从一开始就劝说侯莫陈悦缴械的连襟,一看局势发展至此,侯莫陈悦败局已定,当然也没兴趣跟着殉葬,于是便秘密派人跟宇文泰联络,表示可以内应了。于是,就在侯莫陈悦准备避往山区之时,连襟发话了,对着部属,说:“侯莫陈公准备去秦州,你们干吗收拾行装?”

连襟的话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内部消息”,可信度200%,于是,这帮人也不去山区了,都往上封跑了。然后呢,连襟也不含糊,就把这些人安顿好了,然后,献出了城池,向宇文泰投降了……

当天晚上,侯莫陈悦正要出发,突然部众一片惊扰,瞬间四散而亡……侯莫陈悦无语了,他也搞不懂这是怎么了,他能搞懂的只有一件事——谁都他妈靠不住了!侯莫陈悦放弃了军队,也不许左右侍从靠近自己,只是带着两个弟弟和儿子,以及参与密谋暗害贺拔岳的几个核心参谋,一共七八个人,逃命去也。

逃了好几天,如孤魂野鬼一样,没有目的地,不知何去何从,侯莫陈悦很迷茫,天下之大,哪有我的容身之地?部众跟他建议,说去灵州投靠曹泥吧。侯莫陈悦一想,也只能如此了,于是,自己骑着骡子,让其他人步行跟随,打算出六盘山,前去灵州。想逃?当然没那么容易!宇文泰用脚趾头也能想到,侯莫陈悦如今唯一能去的地方只有灵州,所以早就安排了追兵,原州都督贺拔颖。

远远的,侯莫陈悦望见了追兵,他知道,没有机会了,他下了骡子,走到路边,拿了根绳子,挂在了树上,然后,头一挂,腿一蹬……

侯莫陈悦死了,接下来,整理善后,肃清残部。

宇文泰发现,侯莫陈悦是个大财主,金银珠宝堆成了山,他什么都没要,全都分发给部众。他的侍从偷了个银瓮,宇文泰闻言大怒,就把侍从打了一顿,然后将银瓮摔碎,将银片分给部众。

侯莫陈悦还有残部,幽州刺史孙定儿,手里还有几万人,不愿意投降。宇文泰派去的是刘亮,办法一如既往——奇袭。

刘亮先去州城附近的一个高坡上插了面旗,而后,亲自带着二十几个人,冲进了城门。彼时的孙定儿正在纵酒高乐,保不齐还行行酒令,划划酒拳呢,正在兴头上,他猛的一抬头,定住了——因为刘亮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定住的意思是,孙定儿什么都没干,所以,刘亮就要干点什么了。他命令左右侍从发动攻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砍掉了孙定儿,就在孙定儿的酒友们还没闹清爽怎么回事之前,刘亮伸出了指头,指向城外高岭上朦胧可见的大旗,对着两个骑兵,喝道:“出去召集大军!”

当然,没人敢反抗,一顿茶的功夫,所有事情都搞定了。

奇袭的优点就是一个字——奇,奇到对手毫无防备,奇到对手目瞪口呆。

宇文泰就这样搞定了一切,非常迅捷,以至于我们还没来得及回味,所以,就让我们花点时间,来回味一下吧。

最值得回味的,就是贺拔岳这支奇妙的部队。这支部队非常神奇,奇到了贺拔岳死后,不仅侯莫陈悦不敢来接收,甚至连贺拔岳的老哥贺拔胜也不敢来接收,到最后,居然是由远在他乡的宇文泰,回来顺顺当当的稳定了局面。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任何一个外人,都没有能力来指挥这支部队。

贺拔岳的这支部队,主体是武川镇军民,所以,问题的关键——武川镇。

贺拔家族和宇文家族,都出自武川镇,六镇兵变后,贺拔岳的父亲贺拔度拔和宇文泰的宇文肱,共同击杀了破六韩拔陵的部将卫可孤,投降了朝廷。

但是,随后,两个家族的轨迹就产生了变化。贺拔度拔死后,贺拔岳三兄弟投奔了尔朱荣,而宇文肱父子,则由于柔然的南下抢掠(六镇本是北魏用来抵御柔然的,结果兵变后,北魏居然借助柔然来镇压六镇),六镇饥荒,被朝廷移往河北就食。此后,宇文肱家族先后投奔鲜于修礼和葛荣,最后,才投降了尔朱荣——彼时,宇文肱和长子、次子都已阵亡,只剩下宇文泰和其兄宇文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