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592(下) 终章 帝国最后的荣耀(第3/7页)
同时记载里还说“文华殿官周继祖等四员酒飰二桌,每桌每日猪肉十一斤,鸡一只,菉笋一斤,香油四两,花椒一钱,胡椒五分,豆粉四两”,可见万历请客的工作餐标准不低。我想明朝那些没肉吃的清官们,尤其是家里吃肉会成为朝廷新闻的海瑞,应该会很高兴去吃这个工作餐。
这还是新年的正月里,万历日均消费为四斤猪肉、一只鸡、两鹌鹑、两鸡蛋和几两其他肉类,蔬菜是豆腐青笋香菇木耳等,主食为面食。
四斤猪肉……早饭节约点不吃肉,你总不好意思叫皇帝吃剩菜吧?这样的话中晚两餐也就各两斤,炒个京酱肉丝就得半斤肉,剩下的也就够做碗梅菜扣肉了,那只鸡还得剁开两爿做两顿打算。所以无论怎么看,我觉得都算不上奢侈,也就是个一般富商的消费水准。如果跟石油公司存的那些酒比的话,这简直就是朴素楷模。
这个真实的记载,显然大大低于后世文人们写的什么吃饭日费数千金之类的口水笔墨标准。
当然,除了吃饭以外,人还要其他生活开支,譬如皇帝后宫们的日常开支,包括皇子皇女的结婚费用等等,虽然户部也管,但也都还是要从内帑里开支的。
这里要说一句的是,清人记载中,多有提到说明朝奢侈无度,光是后宫脂粉钱就要数十万两云云,如康熙四十八年上谕:“明季事迹卿等所知,往往纸上陈言。万历以后所用内监,曾有在御前服役者,故朕知之独详。明朝费用甚奢,兴作亦广,其宫中脂粉钱四十万两,供应银数百万两,至世祖皇帝登极,始悉除之。”或是说“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薪炭,巧立名色,靡费更甚”等,以此指责明皇室之奢靡。实际上,这是清人不懂明时名目导致的误解。
康熙提到的明朝脂粉钱,并非明后宫的生活开支,而是明朝自教坊收取的税钱名目。明代伎乐事业之繁荣,可谓历朝最盛,万历朝进士谢肇浙的笔记有道:“今时娼妓满布天下,其大都会之地,动以千百计。其他偏州僻邑,往往有之。终日倚门卖笑,卖淫为活,生计至此,亦可怜矣!而京师教坊官收其税钱,谓之脂粉钱。”也有记载说脂粉钱是从女人那里收取的税,不过却没说是什么女人。总之,太监收取这笔脂粉钱税银,是从女人手里收上来的税钱。
而有明一代,后宫的开支都是俸饷禄米,并无其他开支名目,如内监月俸一石等等。无论明史还是实录,亦或其他笔记资料上,都再无其他发放给个人的钱银开支项目。康熙说的脂粉钱开支项,既无存在基础,也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而从我们之前举的记载看,万历朝整个宫廷加进内办公朝臣们的饮食开支,一年也才十四余万两,这四十万两脂粉钱开支实在太离谱了点。别说其他了,以万历帝的脾气,他第一个就不答应。
事实上明朝太监告诉康熙的所谓脂粉钱,是太监们从各地收上来进内库的税项。这个脂粉钱税,后来逐渐变称为花捐。进关十数年后的清人不懂万历朝的脂粉钱是什么玩意,这很正常。于是康熙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后宫的开支,孰不知这本是宫中收入的税项。
事实上明朝皇室的生活,应该算是历代皇室中较节俭的,包括嘉靖万历在内,生活并不奢靡。荒唐点的大约是正德,但比前代唐宋及后来的清皇室也都是大有不如,譬如晚清快亡国时,光绪的婚礼还耗费了五百五十万两银子。而万历最喜欢的福王,婚礼耗费是三十万两,营造府邸花了二十八万两。当然,王不能和皇帝比,但万历朝的财政状况同样也不是快亡国的大清光绪朝可比的。
不过,宫中近万人的开支只靠田庄和金花银这几样支撑的内帑,肯定也是不太够的,于是皇帝就只能向外廷户部申请了。然而,明朝的户部可不会样样都准,明朝臣子们经常会打回皇帝的申请,无论是子女大婚还是后宫和膳食的开支,都有被彻底打回和大幅度削减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怪万历要在外面捞钱了。
再一个,皇帝的内帑其实并非都用于私人,外廷请皇帝拨内帑用于国家开支的记录比比皆是。事实上,明历朝内帑用于军费的比例极大,嘉万朝起,尤其是边镇用钱,动辙出内帑数十万上百万的记载屡见不鲜。本质上,内帑是户部变相的应急预备金,一旦户部开支不过来,臣子们就会要皇帝掏钱,而且通常皇帝还必须掏。因为,这个天下是他的,不掏会被臣子们骂个狗血淋头,一直骂到皇帝乖乖掏出来。嘉万起的明皇帝们,在其他问题上能和臣子们拧着干到底,但在这事上,最后还真没一个敢真不掏钱的——除非是真的没钱了,譬如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