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592(上) 第十二章 李舜臣(下)(第6/9页)
又等了几天,胁坂实在无法忍耐了,他找到九鬼,说我军打算前移到巨济岛以西的加助岛海域,伺机接敌。
加助岛位于巨济岛西北,距离加德岛不算远,再往西便是巨济岛与忠武之间的巨济海峡,十分狭窄,是从外洋进入巨济岛内洋的重要通道。胁坂提出把兵力部署在这里,在战略上合情合理。
九鬼被他磨的没办法了,心想胁坂的兵力占了全军三分之二,数量在李舜臣之上,就算单独遭遇也没问题——何况那里距离加德岛不远,大本营派兵救援也来得及。
胁坂安治大喜过望,立刻点齐人马,杀奔加助岛而去。抵达加助岛以后,他没有乖乖在附近等候,而是往前又偷偷迈了一步,钻进了巨济海峡。
七月六日,李舜臣、李亿祺、元均的两道联军在露梁海完成了集合。到了七月七日,忽然东风大起,不利行船,于是李舜臣便把舰队停泊在唐浦附近,吩咐手下离船登岸去砍柴取水。柴水还未取回,却送来一个人。这人叫做金千孙,是朝鲜平民,为了躲避战乱在附近隐居。
金千孙告诉李舜臣,他看到日本人有七十多条船从西边开过来,过了加助岛与永登浦,一头扎进巨济海峡。李舜臣得到这份重要情报,
到了七月八日一大早,李舜臣拔锚出战,大军开拔至巨济海峡之前。远远的,朝鲜侦查舰发现有一条关船和一条小船在晃悠,这两条船一看到朝鲜海军,吓得掉头就跑,一头扎进巨济海峡。侦察舰跟着往里凑了凑,发现见乃梁里有一支庞大的船队。
报告传回海峡口,朝鲜军一片欢腾。部下们现在都打上了瘾,看见日本人的船个个兴高采烈,打算再干他一票大的,但只有李舜臣盯着地图,什么都没说。元均看到李舜臣不动,着急了,眼前这七十多条船,就是七十多船功勋呀!
元均经过这数次大战,胆量也肥了,再不是开战前畏敌如虎的那个元均。李舜臣不动,他自己动,这位庆尚道水军节度使抄起刀子,战意熊熊地燃烧起来,抬腿就要冲上去。
李舜臣一把将元均按住。他可以容忍这个废物点心偷窃自己的功劳,但不能容忍他扰乱自己的胜利。
“你别傻逼了行么?你这是把咱们水军往死里送!”
李舜臣喝退了满脸羞愧的元均,给部下解释说见乃梁这个地方水道狭窄,不方便战船展开;而且水位比较浅,暗礁又多,真要打起来,是个敌损一千己伤八百的局面。咱们应该把战场选在闲山岛附近。那里是在大洋中间,孤零零就悬着一个没吃没喝的闲山岛,倭寇就算侥幸逃生,也无路可逃,只能等死。
手底下人问:那咱们该怎么把他们诱过来啊?
李舜臣回答:“照老规矩办。”
什么老规矩呢?示敌以弱!
部下都有些疑惑。从李舜臣出战之后,用这招耍了不知道多少日本人,用得太滥了。日本人也是人,也有记性,反复玩这一手,还能奏效吗?
事实证明,还真奏效了……
日本人或许有记性,但胁坂安治显然没有,他的脑袋已经被复仇的火焰充塞,容不得其他念头。当胁坂安治看到李舜臣的几条战船跟初恋的大姑娘一样,先是怯怯地凑近见乃梁,又立刻害羞地飞快跑开,他立刻把九鬼的叮嘱抛到脑后,下令全军追将出去。
一个追,一个逃,很快胁坂舰队就杀出了海峡,来到了闲山岛附近。胁坂安治忽然发现有些不对劲,在他面前的朝鲜战船,分成了两队,摆出一个V字形,而自己的舰队恰好位于V字的宽口处。
胁坂安治并没在意,我有七十多条船,且全是经验丰富的淡路水军,优势在我们这边。
但一开打,胁坂安治便感觉到不对劲了。朝鲜战船的火力比以往猛烈了许多,而且四面八方都是,如火雨下落,让人躲不胜躲。
同样的战船、同样的武器,怎么效果提升了这么多?
胁坂安治不知道,这是李舜臣精心为他打造的海战阵型。李舜臣早已经预见到,日军逐渐在觉醒,以往那种趁人不备捡大便宜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日、朝两支海军迟早会有一场正面对决,朝鲜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才能抵消日军的数量优势。
在唐项浦海战的时候,朝鲜水军埋伏在浦口围成半月形,逃出浦口的日军战船会被立刻摧毁。李舜臣从这个战例得到了灵感,冥思苦想,创造出了一种新阵型:鹤翼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