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党争终结(第3/7页)

当时白敏中立即利用自己受宠的有利形势,开始对李德裕及其同党大张挞伐,同时援引提拔牛党成员和曾经受过李德裕打击排斥的官员。白敏中是个头脑灵活的人,为了彻底整治李党一派,他为自己制订了详细的计划。

李炎在位时,曾经将身为牛党成员的几位宰相全部外贬。白敏中首先就是要初步改善在会昌年间被贬黜的五位宰相的处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地位。牛党的奠基人牛僧孺此时身在循州司马任上,所处偏远,官职卑微,白敏中重新任命他为衡州长史。牛僧孺于次年病逝衡州,算是善终。

牛党二号人物李宗闵被李炎贬到封州。白敏中果断提拔他为郴州司马,可惜李宗闵还没离开封州便因病去世;牛党核心成员崔珙时任恩州司马,被改任为安州长史;潮州刺史杨嗣复改任为江州刺史;李珏为郴州刺史。白敏中提携牛党成员,其实是想制造一种牛党复兴的声势,仔细观察他所提拔的这些人的官职,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官,不遗余力地排挤李德裕才是白敏中的根本目的。

在改善被贬黜的牛党成员处境的同时,白敏中没有忘记提拔在武宗李炎时期被李德裕压制不受重用的官员。例如,刑部侍郎马直加封为盐铁转运使;刑部尚书、判度支崔元式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韦琮为中书侍郎,而且这些人全都加上同平章事的头衔,使之具有宰相的地位和权力。

在白敏中看来,这些人虽然不是牛党成员,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是可以团结的力量。

九月,在白敏中的运作下,李德裕被再次罢免,免去其江陵尹、荆南节度使的职务,而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头衔也一并解除,降任为东都留守。白敏中还指使曾经追随李德裕的官员李咸,让他揭发李德裕许多不为人知的“阴事”,李德裕因此而罪加一等。皇帝李忱下令将其东都留守降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之职。

白敏中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让曾经权威显赫的李德裕一落千丈,这其中固然是皇帝李忱起到了决定作用,但白敏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在排斥李德裕及其同党的过程中,无论是皇帝李忱还是白敏中其实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这个人就是白敏中向李忱极力推荐的令狐绹。

令狐绹是已故名臣令狐楚之子,令狐楚是唐德宗李适时期贞元七年(791年)的进士,以才思俊丽称誉天下,历仕德、顺、宪、穆、敬、文六朝皇帝,官至尚书左仆射,爵封彭阳郡开国公。甘露之变后,文宗李昂想要任用他为宰相,但由于令狐楚为王涯等大臣遇害鸣冤叫屈,所以被宦官仇士良所嫉恨而未成。

大中元年(847年)六月的一天,李忱召白敏中议事时,问他当年参加宪宗李纯的葬礼时,在半路上忽然遇到风雨,当时百官和后宫全都四散躲避,只有一个高个子长着长髯的护陵使攀附在宪宗李纯的灵柩上不肯离去,这个人是谁?白敏中当即告诉李忱这个人就是历仕六朝的令狐楚,然后他又向李忱详细介绍了令狐楚的为人以及才学和经历。

李忱知道后,十分欣赏令狐楚的才学和气节,只是当时令狐楚已经去世多年,李忱对此颇为遗憾。于是他又询问白敏中,令狐楚是否有胜任宰相的后代。白敏中顺势就说其子令狐绹才学盖世、器宇轩昂,是个能胜任宰相的难得人才,将令狐绹推荐给了李忱。

李忱当即下诏,将身在湖州担任刺史的令狐绹调入朝廷,任命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在令狐绹接受任命入朝谢恩时,李忱向他问起当年宪宗李纯的许多事情,令狐绹都能如数家珍般地侃侃而谈,使李忱不由得龙颜大悦,于是继续擢升他为翰林承旨。此后,李忱逐渐将令狐绹倚为心腹,据史料记载,令狐绹经常奉命入宫和李忱商谈国事一直到深夜,商谈结束后李忱让令狐绹坐着自己的乘舆回府,搞得令狐绹府上的人以为是皇帝陛下驾到,等到看见令狐绹下来时,所有人全都大吃一惊。

值得一提的是,令狐绹是李忱在位时期任期时间最长的宰相。

令狐绹因为白敏中的推荐而得到皇帝李忱的赏识,同样他也成为了白敏中的亲密战友。此后在皇帝李忱的支持下,令狐绹和白敏中上下互相配合,对李德裕的打击排挤不断升级,到大中元年(847年)底,李德裕分司东都的职位又被贬为潮州司马。李忱在贬黜的制词中将李德裕批评得体无完肤,而且制词结尾部分,李忱写了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