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甘露之变(第8/9页)

或许是因为经历险些被废事件让李永内心十分惊恐,也或是因为杨贤妃的谗言让李永在惊吓中度过每一天,开成三年(838年)十月,李永在少阳院暴病而亡。至此,杨贤妃终于达到了扳倒李永的目的,李永死后被追赠为庄恪太子。

李永暴死后,朝臣们又陆续向李昂进言,恳请马上册立皇太子,可是杨贤妃借口李昂的次子李宗检年幼,建议李昂册立其弟安王李溶为皇太弟(穆宗李恒第八子),杨贤妃之所以推荐李溶,是因为李溶的母亲杨氏和她是同一家族的人。

针对这个建议,李昂征询时任宰相李珏的意见。李珏认为太子李永既然已死,与其册立弟弟为皇太子,不如册立侄子为宜。在李珏的建议下,李昂又将目光投向敬宗李湛诸子,最后选定了敬宗李湛第六子陈王李成美作为皇太子,并下令朝廷有关机构和官员做好择日、备礼等准备工作,吉日一到,就册立李成美为皇太子。

可是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上天没有给李昂册立太子的机会,而且就是因为这件事居然会成为未来的皇帝人选产生变故的导火索。

在大臣们准备册立李成美太子事宜期间,有一天,李昂在会宁殿宴请大臣,席间有杂技演员为之表演助兴。当一个小演员在长竿上表演时,李昂看见竿下有一个中年男子盯着小演员往来奔走,脸上同时不无惊恐之色。当时,李昂觉得很是奇怪,便问左右人到底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宦官告诉李昂中年男子是小演员的父亲,担心孩子在表演中出现意外,所以惊恐进而奔走保护孩子。

当时李昂听完后不禁长叹一声,刹那间他想到了死去的太子李永。虽然因为杨贤妃的原因,李昂对李永已经产生憎恶,但毕竟是血浓于水,李昂当时对李永之死颇有追悔之意,尤其是当他想到李永暴病而亡都没来得及和自己说上一句话时,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不由得潸然泪下。他悲咽地说自己贵为天下之主,居然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实在让人悲叹。李昂一怒之下将在自己面前诋毁李永的刘楚才和张十十等人全部斩首,以告慰李永的在天之灵。

但即使李昂已经由衷地忏悔,却依然摆脱不了李永暴病而亡的阴影,也就是在那次会宁殿宴请群臣之后,李昂因为思念李永感伤抑郁而患病在床。开成四年(839年)十二月十三日,李昂最后一次在延英殿接见群臣。开成五年(840年)正月一日,李昂因为病情加重不得不取消新年的群臣朝贺典礼。

正月二日,已经病入膏肓、大限即将到来的李昂在弥留之际,急召枢密使宦官刘弘逸、薛季棱,以及宰相李珏和杨嗣复入宫,让他们奉迎还未来得及册立为皇太子的李成美监国。

事实上,在李昂病重之际,把持禁军神策军统帅权的仇士良和鱼弘志一直在暗中秘密谋划,希望能够改变李昂既定的皇位继承格局。他们是不希望李成美成为皇帝的,因为李成美一旦即位,宰相李珏、杨嗣复和宦官刘弘逸、薛季棱等人是具有拥立之功的,这样一来,仇士良和鱼弘志不免会受到冷落。

因此,仇士良和鱼弘志便决心以他们手中掌握的神策军为后盾,力图使皇帝李昂身后的皇位继承事宜向着有利于自己一派的方向转变。

就在李珏等人准备奉诏迎接李成美入宫之时,仇士良、鱼弘志率领神策军迅速闯入李昂的寝殿,拦住李珏等人后,仇士良冷冷地说道:

“陈王年龄尚小,而且体弱多病,难以肩负军国重任,需要另立皇太子才是。”

“皇太子之位是陛下诏可的,早定于数月之前,怎么能说变就变?”李珏当即争辩道。

“陛下诏可的人选,未必就是合适的人选,不然的话先太子李永也不会含冤死去。”面对李珏的争辩,仇士良寸步不让,说完后他立即让神策军士兵将李昂的寝殿迅速封锁。

“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从这里放出去一个人。”

仇士良和鱼弘志当即伪造李昂的诏书,立颖王李瀍(穆宗李恒第五子)为皇太弟,紧接着仇士良留下鱼弘志看守寝殿,自己则带领五百名神策军士兵前往诸王府邸十六宅,迎接李瀍至少阳院,在东宫思贤殿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拜。仇士良此举使李瀍强行完成了从宗室子弟向皇太弟身份的转变,使他具有了继承皇位的合法身份,同时也使自己拥有了在李瀍即位后获得拥立之功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