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平定秦凉(第4/7页)

怎么办?放火烧城门。刘感之所以放火烧城门,是因为他知道投降的事,纯粹是忽悠人。所以他丝毫没有犹豫,既然不开门,那我就烧。

可惜,火终究是抵挡不住水的,刘感这边烧,城头上的人那边不断地往下浇水灭火。刘感的努力最终是徒劳的。指望三千人和城中的上万人火拼,不是疯子就是傻子。所以刘感急忙下令,步兵先撤,自己率领骑兵殿后。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他最不愿意看见的人出现在他的面前———薛仁杲。

到现在为止,刘感并没有失去信心,毕竟手里还有三千人,相信只要奋力一战,突围出去不是件困难的事。但是当他和薛仁杲真正交上手时,他终于明白,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薛仁杲的骑兵部队实在太猛了,二话不说,一通猛砍。接下来的事情,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到。刘感寡不敌众,战败被俘。

这是继刘文静浅水原之败后,唐军的又一次惨败。这一次,坏事的人是李叔良。

薛仁杲很得意,他老爹摆不平的事情,在他手里似乎是那么的轻而易举就能摆平。“传我将令,全军继续围攻径州!”

对!绝不能给唐军以喘息的机会!薛仁杲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事实上,这是他的回光返照。

当李叔良在径州的城头上看到薛举的大军时,一下子就懵了。最令他痛心的是,他看到了刘感此刻正被薛举押在城头上。

“跟他说,赶快投降!”薛仁杲让刘感向李叔良喊话。

刘感照着做了,但是喊话的内容与薛仁杲的要求,相差甚远。

刘感说的是:薛贼粮尽,秦王必救!诸位勉励,努力杀贼!各宜自勉,以全忠节!

每次当我看到刘感的这些话时,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坚强?自信?遗憾?还是什么?我也说不好。但是他的话,很多年来带给我的一直是感动。

什么是忠义?这就是忠义!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始终坚持自我的人,似乎已经不多了,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还能坚持自我的人,就更少了。

无论如何,从古到今有很多很多人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种不同的感动,其中的一种感动就是忠义!

刘感的结局是悲壮的。

薛仁杲挖了一个大坑,将刘感的下半身埋了起来,上半身露在外面,这也是他惯用的杀人手法。然后……我实在不忍心再写下去。

但是我必须告诉你,这是事实。刘感被乱箭射死!

杀戮和血腥可以屠戮人的肉体。但是我相信人世间,一定会存在一股浩然正气。

———舍生取义!

薛仁杲最终还是没能攻下径州。城中的士兵拼死抵抗,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守住城池可以得到多少赏钱,也不是因为可以加官晋爵,而是因为刘感临死之前所说的那些话。这就是忠义带来的力量。

历史常常给我们感动,只要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这就足够了。

郁闷的薛仁杲

薛仁杲实在很郁闷。他没想到径州城竟然像铜墙铁壁一般,攻了N多次,愣是没攻下来。难道城里的人都吃了大力丸?

他当然不明白,刘感的那一番话,足以激发起城中人的同仇敌忾之情。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最要命的是,这一次薛仁杲的军中真的开始缺粮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有时候大家打仗也是为了有饭吃,要是打仗没有饭吃,那还打个屁仗?所以在经过数天的围攻后,薛仁杲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再这样下去,径州城没攻下来,自己内部就有可能兵变。什么问题是大问题?吃饭就是大问题。

所以薛仁杲决定,解除对径州的包围,退向折摭城,与高城的西秦军会合。

当薛仁杲围攻径州的时候,在高城与李世民对峙的是薛仁杲的手下大将宗罗睺。

薛仁杲走后,宗罗睺很好地完成了薛仁杲布置的任务,将李世民牵制在了高城附近,让薛仁杲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径州,但是究竟人算不如天算,薛仁杲最终因为军中缺粮,放弃了径州,退了回来。

薛仁杲万万没有想到,从现在开始,他将和李世民进行长达六十多天的对峙。两军对垒六十多天,实在不是个短时间。李世民不着急,自己的身后就是长安,后勤补给十分便利,耗多长时间他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