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引文献(第5/8页)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桑兵:《陈寅恪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桑兵:《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上村希美雄赠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东京对阳馆所藏兴汉会史料照片。

上村希美雄:《从旧对阳馆所藏史料看兴汉会的成立》,日本辛亥革命研究会编:《辛亥革命研究》第5号,1985年10月。赵军的译文见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辛亥革命史丛刊》第8辑,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9月。

上村希美雄:《宫崎兄弟传》,苇书房有限会社1984年。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9年。

深泽秀男:《自立军起义について》,辛亥革命研究会编:《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东京:汲古书院1992年。

沈渭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沈瑜庆、陈衍等纂:《福建通志》,1938年刻本。

石泉整理:《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王永兴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史扶邻著,丘权政、符致兴译:《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手代木公助:《戊戌より庚子に至る革命派と变法派の交涉—当时の日清关系の一断面》,近代中国研究委员会编:《近代中国研究》第7辑,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

松冈好一:《康孙两党之近情》,《东亚同文会第十三回报告》,明治33年12月。

宋玉卿编:《戊壬录》,辜鸿铭、孟森等:《清代野史》第1卷,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台北“中央”图书馆特藏组编,张子文主编:《梁启超知交手札》,台北“中央”图书馆1995年。

谭宝箴、延闿、泽闿编:《谭文勤公奏稿》,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33辑之325,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谭精意供稿,阮芳纪、黄春生、吴洁整理:《有关保皇会十件手稿》,《近代史资料》总80号,1991年1月。

谭献著,范旭仑、牟晓朋整理:《复堂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汤志钧:《戊戌政变后的唐才常和自立军》,《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汤志钧:《论康有为与保皇会》,《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汤志钧编著:《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汤志钧:《孙中山和自立军》,《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汤志钧:《自立军起义前后的孙、康关系及其他——新加坡丘菽园家藏资料评析》,《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

汤志钧:《变法维新与澳门》,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唐文权:《关于〈革命军〉的借资移植问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5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上海:新智社1903年。

藤谷浩悦:《戊戌变法と东亚会》,《史峰》第2号,1989年3月31日。

汪东:《寄庵随笔》,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