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旅顺失守,大清最强防御体系被轻松突破(第6/9页)

这是两种不同的军人的处境。

失败并不可怕,大部分的失败是“成功的失败”,为成功积累经验,而有一种失败是完败,一败涂地,一败到底。

即使我无法改变失败的根源,即使无力去影响别人,我也要让敌人付出流血的代价。一死以殉朝廷,如果朝廷不值得殉,那么一死以殉道,一死以殉战,这是作为军人的选择。

“发炮!”徐邦道大声断喝,双眼喷血!

在徐邦道的鼓舞下,日军的前几次进攻被打退了,但他们从来没有退却的迹象,退回去整理整理队伍,又重新开始往上爬!从进攻金州开始,日军一直在进行这样的爬山运动,不论生死,不计后果,徐邦道又一次面临敌军数倍于己的危境,但这时候,他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指挥作战的日军少佐进入了射程,徐邦道指挥炮手瞄准,一炮过后,少佐阵亡,被炸成两截,这是清日战争以来日军牺牲的最高军官。徐邦道觉得赚了,在日军合拢包围圈之前,徐邦道率兵突围了。

鸡冠山炮台的战斗也是日军在陆路上遇到的最强抵抗,随着鸡冠山炮台失陷,其他陆路炮台一个个沦陷了。日军立即向旅顺港口推进,去攻破海防炮台!

在海防炮台体系中,第一个拦路虎就是黄金山炮台。黄金山紧邻旅顺军港,是进入军港的门户,地势较高,站在黄金山炮台上可以俯瞰旅顺全城。由于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这里修建了整座旅顺军港最大的炮台群,1600名清军在这里扼守。

日军又在补充敢死队的人数。不过,他们将很快知道,这个行动是多余的。

因为龚照玙大人出场了。

旅顺驻军虽然都属于淮军,但由于各自负责海防和陆防,没有统一指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驻军中设有前敌营务处,负责调配各军,也就是说营务处负责人相当于统帅。前面我们知道了,领导叫龚照玙。

龚照玙是来自安徽的富二代,李鸿章的老乡,他既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也没有参过军,一路靠花银子捐官和老乡提拔。金州失守的当天,龚大人就害怕了,自己坐鱼雷艇跑到了烟台,又从烟台跑到天津,投奔李鸿章。李鸿章见到这位狼狈逃回来的前军主帅,雷霆大怒,一口水也没给他喝,唾沫星子倒是喷了龚照玙一脸:“滚回去!离开旅顺一步即是你死地!”

见到老领导勃然大怒,龚照玙勉强回到他的办公室。不过在他逃离期间,旅顺港内除了房子,其他能搬走的公共财物基本都被他的下属们搬走了,仓库和办公室被洗劫一空,连控制地雷和水雷的电线都被割走,龚照玙真后悔没在电线旁边立块牌子:电线不含铜,偷了不值钱!

日军发动旅顺之战后,龚照玙在办公室里坐等战报,人们发现他握住茶杯的手总是在抖。

当旅顺陆路炮台被攻占的消息传来,龚照玙再也忍不住了,也不管李鸿章骂不骂,带上了海防炮台总兵黄仕林(安徽庐江人)以及白玉山炮台统领卫汝成(安徽合肥人),三个人换了衣服一块跑——都是老乡,路上好有个照应。

来到码头后,黄仕林带着他打好包的家产独自乘船逃了,由于逃得比较急,船在大海上竟然翻了,黄仕林在海中扑腾扑腾喊救命,被路过的轮船救出。上岸后,他被捕,以临阵逃脱之罪被判处斩监候,不过他的家产够多,后来以三万两银子疏通关节,不仅从死牢里放了出来,还成功复出。

而龚照玙与卫汝成两个人挤在同一艘小船上,船小浪大,两人在海上整整漂流了四天终于到达烟台。卫汝成很聪明,知道临阵逃脱是死罪,一上岸就化装成船工潜逃,从此亡命天涯,人间蒸发,大清刑部发出N多通缉令都没将他抓捕归案。而龚照玙又去找李鸿章了,这次李鸿章也无法保他,朝廷同样判处龚照玙斩监候,准备秋后问斩,不过这一“问”就问了六年,直到1900年,趁着北京城里大乱,龚照玙买通刑部大牢的主管,成功脱身。

在三位领导全部出逃后,得到消息的旅顺全城守军扔下武器,四散而逃!正在黄金山脚下准备发起冲锋的乃木希典茫然地看着这一切,他没有预料到胜利会来得如此之快,出征时没有携带国旗,只好以人血在白布上画个太阳,作为临时旗帜升到军港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