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酷吏:一场与人性赛跑的游戏(第5/7页)

来俊臣理论联系实际,不断钻研出各种新的刑罚,并与人合著《罗织经》一书。

曾有学者评价此书:“它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写,赤裸裸的施恶告白;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邪恶智慧集大成的诡计全书;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为何比忠臣过得更好的奥秘:权谋厚黑。”

柏杨先生也曾经说:“武周王朝,在历史上出现短短十六年,对人类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一部《罗织经》。”

为了将自己的发明都打上个人烙印,来俊臣将令人胆寒的酷刑都配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有的还诗意盎然:“仙人献果”就是让犯人高举重物跪在碎砖瓦上,沉重的压力会让碎片刺入骨肉;“玉女登梯”就是让人立于高处,然后把他往下拉……

来俊臣一边陶醉于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一边享受着犯人的哀号连连。他常常留恋徘徊于刑房,心情愉悦地欣赏着犯人那一副副受尽折磨的表情。

与索元礼、周兴、侯思止等人相比,来俊臣只能算是酷吏中的后起之秀,但来俊臣后来居上。

来俊臣的办案效率足以令他的那些老前辈们汗颜,自叹不如。

来俊臣“每鞫囚,无问轻重,多以醋灌鼻,禁地牢中,或盛之瓮中,以火环绕炙之,并绝其粮饷,至有抽衣絮以啖之者”。也就是说他每次审犯人,不管案情轻重,动不动就拿醋灌进犯人的鼻子,关到地牢里。或者更残酷的,把犯人放到大坛子里,外面围上烧红的铁链,并且不让人吃饭,囚犯饿得只好吃自己身上的衣服。囚犯们睡在粪便垃圾中,受尽苦楚,除非到死的那一天,否则永远都逃不出来俊臣制造的人间地狱。每逢朝廷颁发赦令,来俊臣都要先派遣狱卒杀光所有的重案犯,然后才宣布有赦令。

佛教经典里的地狱之门打开后,进入鬼门关的魂魄,会见识到人类酷刑的精华部分。

火床煎爆、烧皮彻骨、钉板刺身、灌热铁汁、铁矛刺肛、铁钩拔舌、挖眼抠心、粪尿浸泡。地狱酷刑也不过是人间酷吏们玩剩下的。

对武则天来说,所有的酷刑只是服务于权力的手段。武则天对来俊臣等人极为看重,授以高官厚禄。这大大鼓舞了酷吏们的好勇斗狠精神,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的疯狗,一个赛似一个地疯狂,京城各处布满了酷吏的眼线。

帝国官员往往会在上朝的路上,就突遭袭击逮捕,继而被族灭全家,或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官员们上朝时,都会在前一天写好遗书,与自己的家人挥泪诀别:“不知还能相见吗?”

这一时期内酷吏经办的政治案件,主要有二十多宗,被整肃的主要对象是反对武则天的官僚,包括一大批宰相。他们被整肃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纯属诬陷,有的则因贪赃枉法,有的因为与来俊臣等有私怨,有的则牵连于皇位继承问题。

暴君需要酷吏,而酷吏的出现同样离不开最高权力者的认可。酷吏的出现往往是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是统治者手中的一种工具,一杆枪。

封建帝王需要儒臣用温文尔雅的儒教来驯化平民百姓,也同样需要酷吏用手中的屠刀来稳定龙椅宝座。

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势也同样造就了酷吏,“非吏敢酷,时诱之为酷”。

从更深层次上讲酷吏是政治体系中“三大矛盾”的产物,也就是权力集团内部的派别矛盾,官家集团与地方豪强大姓的矛盾,官府与百姓的矛盾的产物。当年汉武帝刘彻重用酷吏张汤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地方豪强。

3

武则天重用酷吏是在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而来俊臣直至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才获得提拔的机会。在几位酷吏大佬中,作为后起之秀的来俊臣天分极高,武则天交到他手里的硬骨头没有啃不下来的。来俊臣是一个死囚,如果不是武则天执政需要,按照帝国律条,他已经成为一个死人。

不甘心在狱中等死的来俊臣要求上书告密,或许是他的身份太过特别,来俊臣受到了武则天的破例接见。凭借着自己的花样美貌、机敏的应答能力和非凡的政治嗅觉,他给武则天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武则天大笔一挥,来俊臣就从一个死刑犯华丽转型为帝国的八品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