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白莲教风云(第5/5页)

乡勇罗思举是本地人,熟悉地形,他带着清军从后面的悬崖爬上大鹏寨,采用夜间突袭加上火攻的办法,打败了起义军。这次战斗使起义军元气大伤,但他们并没有因此丧失锐气。

第二次大的战役是苍溪战役。这次战役是由起义军领袖冉天元指挥的,在起义军中,冉天元是一个善于打伏击的将领。嘉庆四年(1799年)八月,他带兵来到四川巴山,随后进入苍溪境内。

得知这个消息后,清军主帅额勒登保率兵赶过来,将起义军包围在苍溪的人头山上,清军由三路对起义军发起了进攻,企图全歼冉天元。冉天元并没有被清军的势头吓住,他从容指挥,坚守高地,巧设埋伏,持刀士兵在前面,弓箭手在后面,杀得清军死伤成片,这一战清军副将以下的将官损失了二十四名。随后,冉天元突围出来,到达巴州阴背场。额勒登保失败后,自知过失重大,主动向嘉庆“请罪”。

第三场战役是高院场战役。这场战役还是由冉天元指挥的,从苍溪离开后,他带着四千起义军准备经由川北到甘肃与其他起义军会师。冉天元的部队经过成都和重庆,进驻川西时,部队从四千发展到七八万人。看到白莲教众蔓延得如此迅速,连嘉庆都感到失望,他说贼众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光凭人力简直不可能捕杀干净。

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十九,冉天元的大部队到达西充县的高院场。清政府火速派川北总兵朱射斗前去扑灭,朱射斗到了以后,火炮狂轰,弓矢狂射。面对清军凶猛的火力,起义军并没有畏缩,反而内心更加愤懑。他们恨透了朱射斗这个清廷鹰犬,组成了一支敢死队,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和箭雨,匍匐前进,一直爬到朱射斗的大营前,举起大刀砍杀了清军的这个“巴图鲁”,并歼灭了一千多名清兵。

起义军再次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冉天元在起义军中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将领。

第四次战役是马蹄岗战役,这次战役的主要指挥者还是冉天元。高院场战役后,冉天元带着部队北上到达梓潼和江油一带,并任命部将张子聪向成都挺进,以迷惑清军。此计果然见效,三月的一个晚上,冉天元率领大部队从太和镇成功渡过潼河。嘉庆得知这个消息,非常气愤,下令四川总督魁伦自尽。

随后,冉天元来到马蹄岗,德楞泰率领清军企图再次包围义军,结果两军激战,清军又一次被打得落花流水。起义军反将清军包围,眼看清军就要被全歼,这时清军援军杨遇春和乡勇头目罗思举赶过来。战场形势很快扭转过来,起义军败走,冉天元因为战马受伤,落马被俘。

等待冉天元的是清廷残酷的刑讯,而其终究是一个汉子,始终不肯向清廷低头,最后被斩首。

马蹄岗战役是反清起义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起义军逐渐转为劣势,直至最后被清廷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