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千古一病文字狱(第4/9页)

乾隆跟杨应琚的想法差不多,都主张尽快把犯人按大逆罪凌迟处死。

就这样,一个疯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凌迟处死,看客们的表情都非常麻木。只有一个人有所触动,这个人就是庄有恭。庄有恭当然不是同情丁文斌,是他自己跟着遭殃了。乾隆不久发现了丁文斌曾经给庄有恭投书。庄有恭早把这事忘在脑后了,等到想起时,拿起那本书给乾隆。乾隆发现这本书跟从丁文斌身上搜出的书完全不一样,认为庄有恭故意隐瞒。

乾隆决定罚款,你庄有恭做了多少年的官,把你的拿到的薪水乘以十,好好还吧!自己没还完,后代接着还。十四年后,庄有恭郁闷而死,死前还欠了六万多两银子。

此后,乾隆还处决了直隶的疯子刘德照等人,以及一些因为笔误而受处罚的人。

对疯子搞文字狱,而且文字狱一搞势必牵连到罪犯的家人,这种荒唐事竟然发生在号称明君的乾隆头上。后来一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斗胆对乾隆说,这些疯子疯言疯语,即使要惩罚,止于他们自身就行了,没必要牵累到家人,并不是家人把他们逼疯的。

乾隆好像听进去了,也好像没听进去。

制造文字狱让乾隆很刺激

和珅如果被乾隆看上了,那是好事;胡中藻若是被乾隆看上了,得小心了。胡中藻是什么人?鄂尔泰的得意门生啊!鄂尔泰又是谁?乾隆要打击的朋党头目啊!

胡中藻这个人做官比较谨慎,没有给人留下什么把柄,要通过正规途径整他没那么容易。但乾隆一点也不担心,胡中藻不是写了一本诗集,叫什么《坚磨生诗钞》吗?那好吧,就从这本诗集入手。

汉字内涵那么丰富,就不信找不到胡中藻的把柄。胡中藻,你自号坚磨生,这次我就要磨得你生不如死。乾隆把这个任务交给军机处行走蒋溥,蒋溥的任务是先搜罗“罪证”,等乾隆觉得时机合适时再出手,所以这个任务一定是保密的。如果蒋溥泄露出去,十个脑袋也保不住。

就这样,蒋溥拿着《坚磨生诗钞》苦苦研读。老实说,这个任务真不轻松。出于文人的一种虚荣,坚磨生同志写诗的时候特别喜欢用一些奇险的文字,显示自己文采非同一般。

我们不妨把蒋溥从鸡蛋里挑出的骨头罗列一下,看到这些“骨头”我们一定佩服中国人在罗织罪名上面的创造力。

你胡中藻用“坚磨生”为号,意思无非是说自己操守很坚定,到底是何居心呢?莫非是想跟我大清“坚磨”到底?想念明朝你就直说。

诗中有这么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清是我大清的国号,你把浊字放在清前面到底是什么意思?

胡中藻还有一句怪诗:“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乾隆认为“老佛”暗指自己,乾隆生气了,我天天上朝,你怎么说“朝门不开”呢?

《孝贤皇后之丧》中有这样的诗句:“并花已觉单无蒂。”本意是歌颂帝后恩爱深情,乾隆却偏要说这是讽刺皇后干政,乾隆反问:“我几时让皇后干预朝政?”

类似的“骨头”有很多,乾隆二十年,乾隆发动对准噶尔的战争,朝中多有不满者。乾隆突然拿出胡中藻诗歌问题,借机发难,想让朝臣们噤声。

我们可以看看乾隆这个文字狱,整人迹象太明显了,完全是欲加之罪。雍正也搞文字狱,但比乾隆的水平和境界明显高出很多。雍正曾经想整查嗣庭,说查嗣庭出的试题中有怨气,但他又表示,如果单凭这点就治罪的话,显然会给人留下搞文字狱的话柄。最后,雍正揪出了查嗣庭曾经非难和批评康熙的言论——在专制时代这可是能置人于死地的铁证,最后雍正以“孝子”的身份处死了查嗣庭。

乾隆可没这个耐心,他要借机除掉朋党,打击反对自己的势力,哪顾得上那么多。

胡中藻的案子牵连到鄂尔泰的侄子鄂昌,在鄂昌的书信中也发现了大量“罪证”,两人一同入狱。乾隆开恩,让鄂昌自尽,等于是拿他做典型,警告满洲大臣不要和汉人来往唱和,更不要结党营私,否则下场就是这样。

胡中藻被处斩,祸及族人和亲友。

果然这个案子爆发后,朝野上下无不震荡,不光鄂尔泰这边惊慌,张廷玉那边也紧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