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尔哈赤 第十一章 高举反明旗帜:七大恨(第3/7页)
李继学连夜准备了十多辆参车、皮货车和粮食车,带着一帮“伙计”往清河城去。快到清河城时,努尔哈赤的军队就跟在马车的后面。
邹储贤很早就与李继学认识,也知道李继学曾秘密为明军提供情报。但是现在战事正处于紧要关头,即便是李继学,邹储贤也不能轻易相信。因此问道:“你从什么地方过来的?”“从辽阳来。”“干什么的?”
“贺世贤副总兵有紧急军情让我交给你。”
“贺总兵在瑷阳,你却从辽阳来,这未免太不可信了吧。”
李继学于是按照范文程教给自己的话回答:“贺总兵的援军半道受阻,为了给你送信,特让我从辽阳方向来。这样可以避免后金察觉,再者就算被后金察觉了,看是从没有援兵的辽阳过来,也好消解他们的怀疑。”
范文程真厉害,这回答真可谓滴水不漏,但邹储贤并没有就此相信。
邹储贤又问:“贺世贤副总兵让你来这里就是为了送情报吗?”
李继学指了指身后的粮车,说:“贺总兵让我带了一些粮食过来,他怕城内缺粮,影响军心。”
就在这时,忽听远处有人冲李继学的商队大喊:“你们是干什么的?”
邹储贤在城楼上看到一群八旗兵朝李继学的人马冲过去,李继学的“伙计”也冲了过去,双方一顿厮杀,不少“伙计”倒地。
士官们着急地对邹储贤说:“参将大人,快开门吧,要不然他们都要被杀死了……”邹储贤还不愿开城门,但最终还是无奈地点点头。
城门一打开,这些“伙计”马上露出了真面目,斩杀城门处的士兵,然后把住城门,让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八旗兵纵马进城。邹储贤大惊失色,率领将士们杀向城门。可惜为时已晚,越来越多的后金将士冲了进来,如潮水的后金军蜂拥而至,他只得退回城内。邹储贤奔回参将府,一把火烧了府邸,将家人烧死其中。
接着是一场血腥的巷战。
邹储贤上马提刀杀入八旗军中,杀死几个八旗兵后,忽然看到了李永芳。邹储贤对着李永芳破口大骂。大贝勒代善一看,好机会,忙让弓箭手把邹储贤射下马。城内一万余名明军和五百户居民,与八旗军浴血奋战。明军个个都是玩命的,所以这一战八旗军死伤甚多。
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清河城血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一万一千多名守城的明朝官兵全部壮烈牺牲,五百多户居民全部被屠杀。八旗官兵伤亡达八千多人。
打下清河之后,努尔哈赤有些沉不住气了,他给明朝写了一封非常蛮横的信:“尔若不以我之值为值,我之是为是,欲战,我则订军期出边界,露师于外。或十日,或十有五日,挺身攻我,决一战……”
这口气狂妄得谁都受不了,由此可以看到努尔哈赤对明朝的刻骨之恨,但同时也说明胜利可以让一个人自我膨胀。
萨尔浒之战
清河失陷,震惊了明朝上下。
万历皇帝当然不能坐以待毙,立即开始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大家共同拿出了六个对策:
重新任命剿贼元帅。万历皇帝将辽东巡抚李维翰削籍为民,任命兵部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相当于辽东军区司令员;周永春为辽东巡抚,相当于辽东地区的行政长官;除此之外,万历还急调山海关总兵杜松、保定总兵王宣、辽阳总兵刘
、辽东总兵李如柏、开铁总兵马林等一起协助杨镐打掉努尔哈赤。
调集兵马。万历皇帝将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甘肃等地兵马调往辽东。但这些兵都不太愿意去辽东,一路上懒懒散散,非常勉强。最后,总算是凑齐了十万人马。
增加军饷。以前不打仗的时候,朝廷是尽量克扣员工工资,现在知道不给这些人发工资,仗就没法打,军人吃不饱,国家就会危亡在即。朝廷拨出了两百多万两白银,但真正到将士手中的有多少,只有天知道。
给朝鲜施压,让朝鲜一同征讨。万历皇帝给朝鲜写了一封信,要求朝鲜和天朝大国一起征讨奴贼。朝鲜当然是能应付就应付。
严明军纪。皇上说军纪一定得严明,不严明的话战斗力不高。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军纪不是一天就能严明的,其他方面搞不好,军纪想严明只怕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