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3/3页)
李隆基从没这么痛苦过,他照着镜子闷闷不乐。左右瞧出李隆基的心事,“韩休为相,陛下比以前瘦多了,怎么不把他赶跑?”
李隆基长叹曰:“朕瘦了,肥了天下,这是社稷之福。萧嵩奏事,常常和朕想的一样,等他走以后,我就考虑着为啥我不能立刻去做,却让人家提醒我。韩休经常在朕面前力争,他在,我寝食难安,他走,我还能睡个好觉。可是我用韩休,不为我自己,为的是社稷!”
萧嵩陷入了沉默,因为他口才不如韩休。
一大早,两人又吵起来了,韩休明显占据了上风,把萧嵩驳斥得狗血淋头。李隆基本来就有生不完的气,他让两人统统退下。两位仁兄不服气地走了。几分钟后,萧嵩先杀了回来,“臣想通了,臣不能跟韩休一般见识,臣要求提前退休!”
李隆基怪问:“朕还没讨厌你,你怎么忽然就要走?”
萧嵩很委屈,呜呜哭了起来,“臣可是受了皇上的厚恩,富贵荣华享之不尽,陛下不讨厌臣,臣可以从容而退;等陛下讨厌臣,臣再辞职,臣这颗脑袋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全身而退!”萧嵩哭得老泪纵横。李隆基也跟着伤心起来,但他没呜呜,只是挥了挥手,说:“爱卿先退下吧,让朕好好想想!”
几天后,萧嵩被罢为左丞相,韩休被罢为工部尚书,均撤销宰相之职。两位也该消停消停了,补任者,是京兆尹裴耀卿还有前中书侍郎张九龄,李隆基这样安排,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裴耀卿和张九龄友善,不会像之前那几位仁兄一样整天吵架。李隆基还是很想奋斗的,励精图治,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李隆基重新划分了天下,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道、江南四道、黔中、岭南共有十五道,各安排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违法犯罪);两畿由中丞掌管,其余全部由朝廷选择有能力的优秀刺史领导统筹。
就在这一年,有司奏报,因为连年丰收,太府的财货堆积如山,已经要发霉了。天下库藏存储已经饱和,富得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