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终于,当上皇帝了(第7/10页)

然而,就在韩信措手不及之时,有一个门客主动出来给韩信出主意了。

门客的看法是:楚王不要太惊慌,皇上不过是出来吓唬吓唬你罢了,他之所以有如此大动作,还不是因为你窝藏着钟离昧,如果你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皇上,我包你尸首完好归楚。

所谓食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吃白饭,做大事;一种是白吃饭,搅浑水。估计韩信这个无名食客就属于后者,那智商不是一般的低,他脑袋简直就是用浆糊做的。他真以为刘邦出动军队,那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钟离昧吗?杀了钟离昧,郦食其的仇谁来报,当初会盟失期之事,又怎么算,难道就这样白白抛之脑后不行?

只可惜蒯通了,如果他听到有人给韩信出这般的馊主意,肯定一腿劈出去。可是,韩信竟然听信此言。再说了,平定天下,他功劳最大,包庇钟离昧不过是小事一桩,只要交上钟离昧人头,足以表悔过之意。

钟离昧,天要杀你,休怪我手下无情啊。

韩信把钟离昧叫到面前,想开口,却又不知道怎么说。还好,钟离昧不是笨蛋,他主动问话了:你真的要杀我吗?

韩信:你可以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钟离昧:刘邦之所以不敢明目张胆地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我死了,你离死也不远了。

韩信:兄弟多言了,如今事情危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好委屈兄弟了。

钟离昧:你不觉得这样对待兄弟,很不厚道吗?

韩信苦笑!

钟离昧突然跳起来,骂道:好你个韩信,既然你要出卖兄弟,就拿头去送死吧。

说完,钟离昧自刎身亡。

事实证明,钟离昧目光独到。果然,当韩信持着钟离昧的人首在陈县见到刘邦时,只见刘邦一声冷笑,大声吼道:给我绑起来!

韩信惊恐交加:皇上为什么要捉我?

为什么?有人告你要谋反,你说该不该捉你?

谁告我谋反,请给我拿出证据来!

想要证据是吧,你就跟我回长安,到时我再慢慢给你找!

韩信啊韩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个基本的道理还用再多教一次?刘邦拿下韩信,立即打道回府。当然,韩信的坏运气还没跌到底,此赦亦包括韩信本人,他只是被削去楚王之位,降为淮阴侯。

其实,刘邦此举,目的就是稳住韩信部属。不搞扩大化,不制造恐怖气氛,整的就是韩信一个人。

不得不说,刘邦,你实在太有才了!

五 功人和功狗

公元前201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刘邦准备大面积封侯了。

之前,他已高台置酒,将萧何、张良、韩信等三人定调为“汉初三杰”。刘邦封萧何为酂侯,让张良自择齐地三万户,准备封他三万户侯。

我们知道,齐国可是当时最富的一个诸侯国,刘邦让张良自择齐地三万户,拳拳热爱之心,溢于言表。然而,张良拒绝了。他对刘邦说道:臣起事于下邳,与皇上在留县相见,这都是上天的安排。请皇上封我为留侯,臣愿足矣!

留侯,其食邑也就一万户。这个世界上,从来只见争多的,没见过张良这样争少的。张良这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谦虚和推辞。张良又告诉刘邦:我这辈子,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当了帝王之师,又被封为留侯,我已经非常非常的满足了。皇上也知道,臣身体多病,从此,良愿弃人间事,追随赤松子神仙,周游世界。

张良追随神仙是假的,其实,他这招就叫激流勇退。功成身退,做扁舟一叶,漂流于江湖之上,从此作别人间,乐而忘返,这从来都是先贤之良志。无私,而成其私;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张良之勇气和高明,世人又无出其右者。

张良不争,不等于俗世不争。为什么不争?想当初,我萧何和曹参出脑卖力,却还要惹祸上身,只好投奔沛公,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冲刺千万,终成大局;想当初,我周勃吹尽人间哀曲,见过千万无常,生死由天,富贵归我,怎能舍弃而去;想当初,我灌婴和樊哙,一个为商,一个杀狗,为商谋利,杀狗谋生,皆为生活所逼,所以才有追杀项羽之英雄骑兵和鸿门之壮烈激怀;想当初,我陈平忍辱负重,替人收拾丧事,为了远大前程,委身娶了一个五手货,后又差点命丧黄河,千辛万苦,终于实现权贵之愿!想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