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北斗高悬(第10/23页)
九月四日凌晨,黎明前天色漆黑,马培清的先头部队一头进入了红二十五军后卫部队的阻击阵地中。
红军二二五团三营和多达六个营的敌人展开了激战。对于红军官兵来讲,马鸿宾的骑兵是很强硬的对手。当这些骑着高头大马的国民党兵呐喊着冲过来的时候,红军的阻击阵地上显出了将要顶不住的迹象。前去包围合水县城的徐海东听见板桥镇方向响起了枪声,立即返回来,发现二二五团参谋长戴季英还在军部机关的队列面前讲话,据说他已经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了。徐海东立即率二二五团二营投入了战斗,以掩护三营突围。但是敌人的兵力过于强大,连同徐海东在内,二二五团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
马培清似乎看出了红军阻击阵地的脆弱,他立即命令骑兵团一、三两个营从正面冲击,两个步兵营从右翼包抄,自己则率领一个骑兵营向左翼插了过去。骑兵的冲击给红军的阻击阵地带来很大的混乱。危急时刻,二二五团一营营长韩先楚和政委刘震率领部队迅速占领了左翼的一座山头,用猛烈的火力阻击敌人,掩护徐海东率部冲出了重围。
刘震在枪林弹雨中寻找着徐海东。
吴焕先政委刚刚牺牲,红二十五军绝不能再失去徐海东。在望远镜里,刘震发现了徐海东的身影,他骑在一匹白马上,白马正沿着一道土梁奔跑,敌人的骑兵已经距离他只有几十米了。刘震立刻命令所有的机枪向敌人的骑兵扫射。
已经认出白马上的人就是徐海东,骑兵团长马培清顿时兴奋起来,因为蒋委员长悬赏“徐匪”的价格是十万大洋。马培清的副官马长清却极端懊悔,因为徐海东是从他的眼皮底下跑过去的。那一刻,他看见一匹白马跑到了他的跟前,马上的人一身蓝衣没有拿枪,马长清以为是位师爷,慌忙中还敬了个礼。白马跑远的时候,马长清才回过神来,他惊叫了一声,立即命令骑兵去追。跑得最快的两名骑兵追上了在徐海东后面掩护的警卫员,他们把这个小红军拉下了马,接着,两个国民党兵为了谁占有小红军身上的驳壳枪争执起来。徐海东继续纵马飞奔,白马绕过了一片高粱地,等马培清的骑兵追上来时,高粱地里突然飞出了一片密集的子弹。
这是红二十五军离开根据地后移动作战的最后一战。
二二五团刚刚接任团长的方炳仁在突围中阵亡。
红二十五军军医院院长钱信忠突围时还带着十几名伤员。这位十几年后成为新中国卫生部部长的老红军,一九三五年九月四日在陇东的板桥镇经历了他人生中最危难的时刻。三年前,钱信忠还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军医。一九三二年六月在湖北黄安的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国民党军第十师中了红军的埋伏。当国民党兵开始溃退的时候,他藏在稻田里没有走。看见红军的部队上来了,他从稻田中走了出来。红军战士看见的是一个穿戴整齐的军官:黄斜纹布军衣,皮鞋很亮,全副武装,胖胖的身体,看样子官一定不小。红军战士把他围起来,你一拳他一脚要把他绑起来。钱信忠连忙说:“不要打,也不要捆,我是医官,没有逃跑就是因为想当红军。你们把我送到你们的司令部去吧。”参加了红军之后,红军官兵问他为什么主动过来,他说在上海宝隆医院学习的时候读了几本马列的书。在红军队伍里,钱信忠经受了艰苦生活和残酷战斗的考验,他把他的全部医术都献给了红军,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干部。过去他穿的是皮鞋,参加红军后,官兵们要他穿草鞋,但是他不会打草鞋,他说:“我打赤脚也要革命!”
在板桥镇,当二二五团遭遇突袭的时候,钱信忠首先想到的是救护红军伤员。他跟在徐海东的身后冲上了战斗前沿。部队被敌人的骑兵冲散了,他带领他抢救下来的伤员形成了一个小集体,他说:“现在,我们能否安全归队成了问题。我们要接过牺牲同志的枪,准备打游击,追部队去!”钱信忠带领伤员晚上走路,摸着地上草的倒伏方向来判断部队转移的路线,最终他们真的追上了红二十五军的大部队。那个时刻,红军伤员包括钱信忠都哭了,他们为重新回到生死相依的红军队伍中感到万分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