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残阳如血(第14/22页)

五团迅速打扫战场,然后进入了螺蛳堰,发现一〇七团做好的饭菜还热着。官兵匆忙吃了饭,然后继续追。在追击的路上,一个当地的农民来给红军报信说,一伙国民党军正住在旁边的村子里。于是五团的两个侦察排全部换上国民党中央军的军装,在那个农民的带领下摸进了村庄。他们先解决了哨兵,然后在一个寺院里把正在睡觉的敌人全部俘虏了。在清点俘虏的时候,报信的农民说,那个穿呢子大衣的长官不在。于是,全村的贫苦青年都出来了,农民们高举着火把,带领红军官兵开始搜查,最后在一户地主家把那个穿呢子大衣的长官捉着了。一问,竟然是被红军歼灭的那个一〇七团的团长。

漆黑的夜色中,吴奇伟的汽车被挤在溃兵之中无法通行,无论卫兵们如何开枪恐吓,就是没有人给他的汽车让路。吴奇伟焦急万分,不断地嘟囔着:“这真是老天安排好了让我死在这里。”最后,他只好放弃汽车,在卫兵的搀扶下,和混乱的部队拥挤在一起,向乌江边逃去。

天蒙蒙亮,终于跑到了乌江边的吴奇伟接到了薛岳的电话,薛岳说增援的第九十师已经开到了乌江南岸。吴奇伟立即命令第九十师渡江阻击,但是他的命令被第九十师师长欧震拒绝了。欧震在电话里对吴奇伟说:“北岸现在兵败如山倒,过江增援十分不利,在南岸稳住阵地才是上策。”吴奇伟一听,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不止,一边哭一边说:“我不过江了,就在这里死了算了。”红军追击部队的杀声已经越来越近,军参谋长吴德泽厉声命令卫兵把吴奇伟拖过乌江。

吴奇伟一过乌江,在南岸还未立稳,即刻命令道:“把浮桥砍断!”

有人提醒他说:“还有不少弟兄在桥上呢。”

吴奇伟说:“砍!”

浮桥被砍断了。

桥上的国民党军随着浮桥的断裂跌入了滚滚乌江。

乌江北岸,在红军的追击下终于跑到了江边的一千八百多名国民党军发现,他们已经跑到了溃逃的尽头。

红一军团二师最先追到乌江边的官兵大约有九百多人,师长陈光和政委刘亚楼跑在这九百多名官兵的最前面。

两个年轻的红军将领在乌江岸边蹲了下来,掬起了一捧清凉的江水,洗了一把汗津津的脸。

遵义成了一座欢乐之城。

军委纵队进入遵义之后,电令第五、第九军团扼守娄山关,第一、第三军团开始休整。

在遵义的天主教堂里,中央红军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红军干部们穿上了干净的军衣早早地来到了会场,频繁的行军作战使他们相互难得见面,于是相聚时便显得格外亲切。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领导同志来了,大家突然静了下来,目光集中在个子瘦高头发很长的毛泽东身上——至少有一两年了,毛泽东这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红军团以上干部会上。张闻天首先传达了在扎西会议上通过的遵义会议决议。而后宣布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宣布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同志组成军事指挥小组。

会后,全体干部就地会餐。为了筹备这次会餐,朱德专门派人买了一头两百多斤的肥猪,采购了大量的蔬菜和大量的茅台酒。由于人多,就用脸盆盛菜,酒杯是当地的大泥碗。各军团的干部自由组合,席地而坐,围成圈子,伙食兵们把酒在大泥碗里斟满,然后把大盆的肉和菜端了上来。中央和军委的领导们也开始到处敬酒。周恩来海量,端着一只大茶杯到处碰杯而面不改色。朱德拿的是个拇指大的酒杯,碰杯的时候憨厚地微笑着。张闻天书生意气,几杯下来已略显飘逸的醉态。毛泽东不善饮却端了只大泥碗,不喝光碰:“各位劳苦功高!各位劳苦功高!”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有礼貌地互相让着,吃一口菜喝一口酒,但是很快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嗓子:“同志们!干呀!喝个痛快!”于是大家激动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大声说笑。突然,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黄开湘哭了,他想起了在残酷的战斗中牺牲的战友。黄开湘的哭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各军团的干部们互相拥抱在一起——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激战中幸存下来,能在那么多的生命离去之后喝上一口庆祝胜利的酒,年轻的红军指挥员们不禁把手里的铁饭盒和大泥碗碰得当当响:“为了战友!为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