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路在何方(第7/19页)
年轻的红军师长长眠在被战火烧焦的阵地上曾令军团长彭德怀悲伤不已。现在,四师的又一个师长牺牲了。洪超,湖北黄梅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十八岁加入国民革命军叶挺的部队,在南昌起义中又加入朱德的部队。一年前,在保卫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他身负重伤,终于从死神那里挣脱时,他少了一条胳膊。张锡龙师长牺牲后,晃动着一只空袖筒的洪超担任了四师师长。他打起仗来凶猛无比。在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苏区的时候,他率领四师血战在苏区北部阻击阵地的最前沿,誓死不退浴血而战,成为红军师一级指挥员中少有的获得过“红星”奖章的人。此刻,洪超无声无息地躺在江西与广东交界处的泥泞中,四师的红军官兵围着他的遗体,拉着他那只空袖筒哭成了一片。
第一军团前卫团是二师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在第一军团的序列中,四团的前身是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这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部队在以后漫长的转战中总处在开路前锋的位置上。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红军的总攻击即将打响的时候,团长耿飚因疟疾发作浑身发软,警卫员不得不找了个门板抬着他。耿飚在迷迷糊糊的高烧中,听见杨成武正给部队下达战斗任务,然后就是来来回回的急促的脚步声。耿飚睁开眼,拉住一个人,一看是先锋营营长,就问:“部队要干什么?”杨成武没等营长回答就说:“要打一仗!”耿飚一下子从门板上下来,叫参谋长李英华拿地图来。警卫员赶忙递过来一缸子热水,耿飚不停地喝着热水,然后用斗笠遮住马灯盯着地图看。李英华说:“我们的突击方向是古陂,离这里近十公里。”耿飚和杨成武商量了一下,决定派尖刀连迅速接敌。
四团的那场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粤军支持不住开始向后撤退时,尖刀连连长喊:“追!不能让他们回去报信!”于是红军战士猛追不舍,最终把这股逃跑的粤军追上了。粤军士兵穿着清一色的斜纹布军装,个个都戴着钢盔而且武器精良。部队刚出苏区的第一仗就抓了俘虏,红军战士很是兴奋,他们让耿飚继续躺在门板上,说保证让团长在古陂吃上早饭。因为是第一仗,耿飚不敢马虎,他把特务连连长王友才叫来细致交代了任务。因为王友才是广东人,所以耿飚说让他去“招待”一下他的老乡:“从右翼插进去,猛打猛冲,但是不要硬攻碉堡,只要把他们赶出来就行。”王友才边点头边用广东话说:“系[是]的啦!系[是]的啦!”特务连上去了,冲到距离碉堡十几米远的地方,王友才开始用广东话向粤军喊话,其他的战士在他身边“冲呀杀呀”地一通乱叫,结果果然把粤军的增援部队引来了。粤军一到,四团一营就冲了上去,与粤军增援的一个营扭打在一起。这时候,四团的其他部队向古陂发动了冲锋,并最终占领了这个小镇。
位于赣州西南的古陂虽是白区,可这里的群众并不怕红军,他们把愤怒全都发泄到了粤军的碉堡上,因为粤军在修筑碉堡时强行征用了他们的木材、家具,甚至是棺材。红军将粤军打跑后,小镇上的人们蜂拥钻进碉堡,把里面的东西抢了个精光。四团在粤军的一个营部里缴获了一些枪支弹药还有几床丝绵被。这几床丝绵被经师政治部批准,耿飚和杨成武每人分到了一床。杨成武很珍惜这床被子,在后来艰苦的征战中,他一直小心地带着它走了万里之遥。数十年后,杨成武依旧将这床被子保存在身边,他说看见它便会想起“长征第一仗”的那个夜晚——那个夜晚“有月亮,视野很好”,杨成武在“战斗间隙时不由得向后望了一眼,惜别的情绪依旧盘旋在心里”,因为“真的离开苏区了”。
二十一日,第一军团二师六团的一个连占领了金鸡,一师一团占领了新田;第三军团先头部队占领了百宝,六师十六团占领了韩坊。粤军开始全线撤退,红军开始全线追击。二十二日,第一军团击溃了从重石、版石向安西撤退的粤军的两个团;第三军团占领了桃江以东的坪石;第八军团在坪石以北的王母渡渡过桃江,向坳头背、大垅方向前进。二十三日,在第九军团监视粤军之时,第一军团在坪石以南绕过安西直奔桃江,第三军团顺利地占领了与桃江近在咫尺的大塘埠。二十四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已占领了桃江东岸,控制了岸边的渡口。晚上,各军团先头部队渡过桃江,抢占了河西岸各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