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绚丽之梦(第16/18页)

前线阵地不断后撤的战报雪片一样飞到红军总部,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主席毛泽东正在寻找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好使自己的装束与“国家主席”的身份更加吻合——就在国民党军队逐渐逼近瑞金的时候,中央苏区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议开幕前举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阅兵式,红军官兵、农民赤卫队和少先队队员列队走过主席台。毛泽东已经没有了军事指挥权,他现在是一位行政领导,因此他所作的报告在国民党军飞机的轰炸声中不免令人感到幻象丛生。毛泽东讲了苏区的民主选举工作,强调提高选民中妇女的成分;讲了八小时工作制,要求建立专门的机构监督;讲了农村的“查田运动”,指出土地分配是否公平要由群众会议来检查;讲了苏区内学校和学生的详细数字,说目前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九的妇女参加了扫盲运动。毛泽东的报告还涉及了植树问题、公债问题、卫生问题和调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比例问题。针对年轻人想早点娶媳妇的倾向,毛泽东细致地讲解了苏区的《婚姻法》,他说:“等二十年有什么关系?早婚对人不好,安心点!长工们往往干活到四五十岁还没希望讨到老婆哩!”最后,毛泽东展开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和国旗的图样,他解释说国徽和国旗是这样规定的:

在地球形上交叉的镰刀与锤子,右为谷穗左为麦穗架于地球形之下和两旁,地球之上为五角星。上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再上书“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地球形为白色底子,轮廓经纬线为蓝色,五角星为黄色。

国旗为红色底子,横为五尺,直为三尺六寸,加国徽于其上。旗柄为白色。

就在代表们热烈讨论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样式的时候,距离会场并不遥远的前线,为保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而战的红军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巨大牺牲。坪寮战斗最后以红军撤退结束。鸡公山战斗中红军只有边打边退,红七军团三师七团一营营长岳忠山带领部队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最后时刻手拿一把大刀扑向敌群,连续砍杀十余名国民党军士兵后,流尽鲜血牺牲在阵地上。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在团长杨得志的率领下抵抗着国民党军三个师的进攻,弹药全部用光之后,红军战士用石头砸、用拳头打、用牙齿咬,阵地竟然数昼夜岿然不动。只是,无论红军官兵多么不惜生命,阵地往往在红军全部伤亡之后一一落入敌手。

一九三四年四月,国民党军逼近了中央苏区的北部门户——广昌。四月十日傍晚十八时,国民党军十一个师向广昌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红军的阻击阵地被连续突破。十四日,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联名致电中革军委,建议红军主力避免与敌人长时间对峙,应采取“运动防御”的战术“机动地消灭敌人”。但是李德和博古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红军总政治部的名义发布了《保卫广昌之政治命令》:“应毫不动摇地在敌人炮火与空中轰炸之下支持着,以便用有纪律之火力射击及勇猛的反突击,消灭敌人有生兵力。”面对这用词蹩脚生涩的命令,一脸硝烟的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愤怒地说:“如果固守广昌,少则两天,多则三天,三军团一万二千人将全部毁灭,广昌也就失守了。”广昌附近是开阔的平地,极不利于防守,而国民党军的坦克可以毫无阻拦地向前碾压。战至四月下旬,广昌已被国民党军三面包围,红军被迫撤离。惨烈的广昌保卫战历时十八天,红军伤亡五千多人,其中红三军团伤亡近三千——没有比大量的红军干部阵亡更令红军指挥员痛心的了,因为对于整个红军有生力量的保存和发展来说,丧失了红军干部比丧失苏区的土地更加不可挽回。

一九三四年六月,国民党军占领广昌之后,调集了三十一个师的兵力于七月初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发起了全面进攻。在李德、博古作出的“全线抵御”的战略部署下,已经连续苦战了近十个月的红军又开始了更加艰难的防御作战。高虎脑一战,国民党军倾泻在红军阵地上的炮弹达数千发,直至红军的阵地成为一片焦土。万年亭一战,红三军团五师政委和军团卫生部部长阵亡,全师团以下干部牺牲三百四十二人。驿前保卫战,红军官兵决心“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仅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十五师就有两千三百五十二名官兵伤亡。而在兴国方向的阻击战斗中,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陈毅身负重伤。一九三四年十月六日,国民党军占领了石城地区,这里已经十分接近中央苏区的核心部位了——敌人拟于十月十四日对瑞金发起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