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明月照铁面(第4/12页)
重新掌权并不代表万事无忧,缺少高湛保护的和士开经营起小团队。和士开拜后主高纬的奶妈陆令萱做干娘。北齐宫廷延续北魏传统,对皇帝奶妈非常尊重。北魏子贵母死的时代奶妈往往被尊为保太后。
陆令萱是个有手腕和眼光的宫女,非常讨胡太后宠爱,借机将儿子骆提婆带入宫中和高纬做玩伴。她看到高纬喜欢斛律皇后的侍女穆舍利,便收穆舍利为义女。穆姓乃鲜卑大族的姓氏,丈夫出身卑贱的陆令萱趁机让儿子骆提婆改姓穆。当然穆舍利并非出自大家读到这里会感觉记人名有些困难,没有办法,北齐时代一改孝文汉化传统,胡风盛行,人们多用鲜卑名,有些鲜卑方语也不易理解,比如称父亲为兄兄,亲生母亲为家家,乳母为姐姐,妻子为妹妹。后主高纬即呼陆令萱为“姐姐”。
陆令萱还有一个军官出身的干儿子高阿那肱,和士开一并收入小集团。算来算去,小团伙缺一位谋士,和士开想到瞎子祖珽。说起来,祖珽因为弹劾和士开被逐出朝廷,关进地牢熏瞎了眼。但是,共同的利益让两位仇敌再度走到一起。祖珽想复出,和士开希望这位自比范增的老家伙助自己一臂之力。
祖珽的复出并未改变和士开的命运。从地方回到邺城担任吏部尚书的冯子琮唆使琅琊王高俨干掉了和士开,除掉和士开的计策设计得极其巧妙。
高俨是后主高纬的一母胞弟,平时瞧不惯和士开。这个小家伙比兄长有本事,敢作敢为,武成帝一度想更换太子,衡量了一下究竟未敢给北齐乱局再添一把柴。
高俨做得很绝,他知道凭自己的实力扳不倒和士开,玩了一手阴谋。冯子琮偷偷把弹劾处决和士开的奏章夹在其它一些不重要的文件中一同呈送。后主高纬根本不读那些多如牛毛的公文,大笔一挥只顾签名。
高俨拿到皇帝亲笔签名的处决令,交给禁军总管库狄伏连。有皇帝的签名不由库狄伏连不信,和士开人头落地。这一幕戏原本结束了,谁知高俨的部下企图借机拥立高俨为帝,强迫高俨逼宫。高俨虽然做事果断,毕竟年少,只有14岁,受部下鼓动,率三千军队以清君侧名义屯兵宫门。高俨想进宫,部将刘辟强害怕兵力不足,不让高俨进,献计诱骗和士开的同党陆令萱母子出宫。
兵变惊动诸王,没事儿画鹰玩的高孝衍和做猪肉大粪丸的高延宗也来看热闹,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来。高延宗见大家都站在宫门外,便问:“怎么不进去!”刘辟强回道:“兵少。”高延宗环顾周围的军队一龇牙:“孝昭皇帝昔日杀杨愔,只有八十人,今有数千甲兵,少在哪里?”
高俨等人害怕,后主高纬更害怕,入后宫见胡太后哭道:“有缘,复见家家;无缘,永别。”
机会不等人,犹豫丧失良机,邙山大战侥幸逃得一条性命的斛律明月来了。邙山会战,高长恭的中军和段韶的左军所向披靡,斛律明月的右军被周军冲散,周将王雄舞矛纵马追赶斛律明月。斛律光身边只有一个小奴,箭壶内唯有一支箭。两人追了个马头接马尾,王雄大意了,自恃勇猛,不用矛去刺,想生擒活捉这位北齐名将。不想斛律明月回身弯弓一箭。斛律明月号称落雕都督,一丈左右的距离岂有射不准的道理。长箭正中王雄额头,王雄抱马回营死掉了。大意失掉的不仅仅是荆州,还有自个的性命。
斛律明月接到两家的邀请,后主请他,琅琊王也请他。斛律明月讨厌和士开,听到和士开死讯时拍手大笑道:“龙子所为,不同凡人。”帮谁?自然帮皇帝,同情高俨也不能帮,因为后主是他的女婿,而高俨和汉人走得比较近,冯子琮、刘辟强等人均是汉人。
斛律明月进宫见到皇帝安慰道:“小儿辈弄兵,交手即乱,只要陛下出马,自然都散了。”
后主高纬和斛律光率四百禁军出宫,双方隔桥对峙。后主高纬桥上一声喊,高俨那帮人果然散去一半。斛律明月孤身一人过桥抓住高俨的手道:“天子的弟弟杀一个人,有何可怕。”强行拉高俨过桥请罪。气急败坏的高纬用刀环猛敲高俨的脑袋,打得头破血流。斛律明月劝道:“琅琊王年少,肠肥脑满,行为轻率,长大就好了,陛下饶了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