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绝代双雄斗北方(第5/13页)
河阴大屠杀之后汉人变得不值钱。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鲜卑人和汉人的矛盾一直比较激烈。为缓和双方的矛盾,高欢起兵前与北方鲜卑人约定“不得欺汉儿”,就此发表过一段著名的谈话。高欢对鲜卑人说:“汉人是你们的奴隶,供你们吃、供你们穿,给你们解决温饱,为什么要欺负他们!”对汉人说:“鲜卑人是你们的客人,吃你们一斛粮食,穿你们一件衣服,为你们抗击敌人,保你们平安生活,你们为什么仇恨他们呢!”
从高欢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高欢凭借狡诈的欺骗来缓和矛盾,而不是从本质上去使鲜卑和汉两个民族真正融为一体,这正是他不如宇文泰的地方,也是北齐灭亡的原因之一。
我们记住刘贵,因为他伤害一个民族。其实“一钱汉”哪里没有呢?那些打工者,那些黑窑工,他们值多少钱呢?希望不是只值一钱。刘贵不敢和跋扈将军理论,借机嘲讽令高敖曹勃然大怒,抽刀出鞘。刘贵防着他这一手,拔腿跑回军营。高敖曹击鼓鸣号,集合部队攻打刘贵。侯景、万俟洛等人赶紧劝解,赔不是说好话,高敖曹这才罢休。
如此跋扈将军岂能不得罪人,不知什么时候把高永洛得罪了,故而闭门不开。高敖曹情急之下拔刀插入城门试图弄开门栓,哪里弄得动,身后追骑赶到。高敖曹只得藏身护城河桥下。追兵见一个小奴手持金带站在城外,喝问高敖曹何在。小奴努努嘴,出卖了主子。高敖曹心知性命难保,大步流星从藏身地高傲地走出来,伸长头颅大声道:“来!与尔开国公。”
砍下高敖曹脑袋的人不是将领,只是寻常士兵,他没有得到开国公的封赏,获赏绢一万段。由于西魏国一次拿不出这么多绢来,按年领赏,此人一直领到北周灭亡,赏绢依然没有领完。
高欢听说高敖曹亡命,如丧肝胆,事后痛杖高永洛二百军棍,毕竟高永洛没有违反军规,敌军进攻之时大开城门,丢失河阳城等于丢掉黄河浮桥,只是不应该连个绳子也不舍得。高敖曹的故事告诉我们,谦虚是美德,永远如此。高敖曹身亡,所辖汉军全军覆没,东魏军一万五千人被俘,数万人投河而死。然而,战争形势的发展却有利于东魏军。
高欢利用河洛地区的战略纵深吸引西魏军四处掠地,分散敌人兵力,磨掉西魏军大胜的锐气。决战时,侯景故意将战线扯得很开,充分利用战场的长宽和宽度,各支军队独立作战,人数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副总指挥高敖曹阵亡,东魏军损失数万人,有多支部队甚至过桥北撤,但是兵力依然充足。万俟洛等将领未受到友军战败的影响,仍在邙山一带坚持战斗,过河的东魏军接到命令陆续返回。
西魏军攻势明显后劲不足,由于人数处于劣势,军队被迫分开后顾此失彼,互相联络不上。从清晨到下午,双方你来我往,我中有敌,敌中有我,混战数十回合。日暮时分,浓雾弥漫,朦胧凄迷。独孤信、李远、赵贵所部被东魏军击散,将领们找不到士兵,个个独身回营。李虎、念贤等殿后将领发现独孤信等人撤回,也纷纷退兵。宇文泰见势不妙,与西魏皇帝元宝炬放火焚烧营寨,向关中撤退。
河桥之战打得惨烈,不知宇文泰退军的西魏将士仍在拼死搏战,几乎没有将领肯骑在马上,统统下马参加步战。王思政手举长矛左冲右突,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无奈寡不敌众,身边战士越打越少,最后全部死光,王思政身受重伤倒在尸体中间。好在王思政平素俭朴,打仗穿着破旧的战袍和甲胄,敌人未加理会,否则人头早割了去。夜晚时分,东魏军收兵,部将好不容易找到昏迷的王思政救回大营。
宇文泰义子蔡祐的部队箭尽矢绝,将士们背靠背组成圆阵防御,蔡祐壶中只剩一支箭,一支保命的箭。敌军将他们重重包围,重甲步兵手持长刀猛冲,距离三十步,蔡祐不射。将士们人人恐惧,浑身冒出冷汗。等敌人长刀近身十步,蔡祐才发射,弓弦响处,一箭深深刺入冲在最前头的魏兵的咽喉,箭头从脖后穿出。冲锋的重甲步兵恐惧后退,双方僵持,直到东魏军收兵回营。
大军败退,原先占领的地盘纷纷倒戈,守将各自逃亡。西魏军一路风声鹤唳,搞得狼狈不堪。直到蔡祐回归大军,宇文泰这才安心。连日来惊心动魄的激战让心理素质极佳的大英雄宇文泰心惊胆寒,夜晚枕着蔡祐的大腿宁静地进入梦乡,睡了开战以来的第一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