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黑獭定关中(第9/12页)

果然,得到宇文泰效忠的元修皇帝坚定反抗高欢的决心,封宇文泰为骠骑大将军、关西大都督,承认宇文泰对关中的实际控制,日夜与保皇派斛斯椿、王思政等人策划除掉高欢。

高欢身在晋阳,洛阳的动静却了如指掌,朝中有许多耳目,侍中封隆之、仆射孙腾、领军将军娄昭等都是高欢的人。封隆之直截了当对高欢说:“斛斯椿等人反复无常,在皇帝身边肯定会惹出大祸。”元修皇帝杀高乾一事令同为河北豪族的封隆之不爽,故而坚定倒向高欢。谁知他们内部乱起来,为了一个漂亮的寡妇。

元明月

平原公主元明月有一段凄凉的身世,她的父亲京兆王元愉是孝文皇帝第三子,母亲杨氏歌伎出身。元愉与杨氏的爱情缘于一次偶然的夜行。月白风清之夜,时任徐州刺史的元愉服散后慢步,途中传来玉人歌声,一段灰姑娘的传奇就此诞生,元愉爱上杨氏。

南北朝重门第,杨氏出身贫贱,无资格进王府,元愉托赵郡李氏李恃显收为养女,借赵郡李氏的族望纳为妃子,非常宠幸,从此疏远正妃于氏。于氏的姐姐是宣武帝皇后,于皇后召杨氏入宫侮辱、打骂一顿,打发出家为尼。有人认为于皇后将杨氏毁容,因为史书记载为“毁击之”,我认为侮辱的成分居多,于皇后并不是那种狠毒之人。

后来在于皇后父亲干劲干预下,杨氏离开寺院回家。冲冠一怒为红颜,元愉眼见心爱的女人受辱,一怒之下起兵造反,立杨氏为皇后。兵败后,元愉被执政大臣高肇杀害。杨氏身怀六甲,法律规定不杀孕妇。杨氏产下女婴之后被杀,这个婴儿便是元明月。

人生来是受苦的,元明月的一生用泪水堆积,一出生无父无母,嫁人又死了丈夫。她与皇族的几个姐妹与元修属于同龄人,堂兄妹自小一起玩耍,感情深厚,故而元修登基之后封她们做公主,元明月成为平原公主。

元明月的美丽传遍北魏国。鲜卑人普遍早婚,十二、三岁谈婚论嫁,26岁青春逝去。然而,元明月容貌依然,风韵犹在,仍有不少男儿向往,封隆之和孙腾便是其中两位追求者。

封隆之和孙腾年龄差不多,五十出头,都是随高欢建义的朝廷新贵,元修皇帝拉拢的对象。如何取舍,元修询问堂姐的心意。元明月选中封隆之。且不论两人是否有感情,南北朝看重门第,渤海封氏,百世门阀,况且封隆之死了妻子,单身。孙腾不过鲜卑镇兵,六镇中下级军官,跟准高欢才得以飞黄腾达。

得不到公主芳心,孙腾满腔嫉妒。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或者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大抵有一种很俗套的手法,我得不到东西也不让你得到。孙腾向斛斯椿泄露封隆之对高欢讲过的话,“猜忌狠毒之人,欲望无穷,这是封皮对你的评价,说你早晚背叛大丞相。”斛斯椿急忙向皇帝进行汇报。封隆之有耳目,探得这一消息,不知道是不是从元明月那里透露出来。总之,封隆之快马逃回老家去了,看来还是封家的坞壁坚固。

元明月的婚事告吹。其实不论元明月嫁给谁,都会有一个平安的归宿。封隆之和孙腾为人不坏,尤其孙腾很重感情。孙腾家住怀朔镇时有一个女儿,六镇大起义兵荒马乱走丢。孙腾一直怀疑丢失的女儿给人家当奴婢,显贵之后,只要有奴婢请求归良的报告不管合不合条件一律批准,引起当时贵族豪强的不满,高欢为此撤了他司徒的职务。孙腾小妾贾氏原本只是别人家的养女,妻子去世后,孙腾竟扶正贾氏,请求朝廷把妻子的封爵改授给她,引起大家的嘲笑。什么是文明?现在看来,鲜卑人的一些习俗才是真正的文明,当时却被斥责为野蛮,因为他们违背礼教。

元明月的悲剧注定继续下去,元修皇帝试图抚平她心中的悲伤,两人萌生感情。元修有三个红颜知己,平原公主元明月,清河王元怿的女儿安德公主,第三个叫元蒺藜。元修皇帝与三位公主生出不伦之恋,内宫诗会,有宫妃咏南朝鲍照的诗:“朱门九重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入君怀,结君佩,怨君恨君恃君爱。筑城思坚剑思利,同盛同衰莫相弃。”中国男人有才,女人更有才,这首诗表面看满含祝福,内则暗藏嫉妒讥讽。此次宴会载入《北史》,见证元修与元明月那一段短暂的风花雪月的爱情,也暗示两人凄惨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