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匈奴大夏国(第7/7页)
奚斤不为所动,喃喃道:“马少!马少!”
安颉满怀信心地说:“把诸将的坐骑集中起来,可以凑到两百匹,我率敢死之士冲锋,即使不能破敌,也可以挫其锐气。赫连昌急躁无谋,轻率好斗,常常亲自出阵挑战,军中士卒认识他的模样。我们伏兵掩击,赫连昌可擒。”奚斤面有难色,不置可否。
安颉不和他商量,去找另一名军官尉眷,两人一拍即合,挑选了百余名精骑,趁夏兵攻城之际,突然杀出城来。赫连昌果然冲在前面。此时,狂风突起,尘沙飞扬,遮天蔽日,白天像黑夜一样昏暗。魏军敢死队认得匈奴皇帝,争相围攻赫连昌,赫连昌抵挡不住,打马逃走,安颉紧追不舍。赫连昌坐骑突然栽倒,坠马倒地,被安颉生擒活捉。
匈奴人再一次被打败,赫连定收拢残兵败将奔还平凉。奚斤这个元帅当得窝囊,活捉匈奴王这么大的功劳被偏将所得,脸上实在挂不住,留下辎重,带三日粮,追击赫连定。在马髦岭被匈奴夏国的军队阻击、包围,缺水少粮的魏军顿时溃败如潮,六七千人战死,奚斤、娥清等将领被夏军活捉。
丘堆得知败信,弃辎重,千里奔败,从安定逃往长安,又从长安逃到蒲阪。夏军轻易收复长安。拓跋焘闻报,怒不可遏,下令安颉斩杀父皇拓跋嗣给自己留下的六辅臣之一的丘堆,提拔安颉为主将,镇守蒲阪抵抗夏军。
马髦岭反击战是匈奴夏国最后一场胜利,从此,匈奴人再也掌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统万城的失陷预示着匈奴人在亚洲的未来,即匈奴人不再是华夏民族中具有正式称谓的一个民族,不久的将来,他们和鲜卑人将一起不可避免地融入汉民族,成为真正的汉人。
少年时代凶暴无赖的赫连定登上苛蓝山,遥望笼罩在统万坚城上的那最后一抹余晖,泪流满面,痛哭不止:“先帝若让我来继承大业,怎么会有今天的事!”
如果想战胜强大的北魏帝国,匈奴人需要盟国,需要战略伙伴。赫连定不止一次地问:柔然人在干什么?大宋王朝又在干些什么呢?一个和他一样雄心勃勃的宋国皇帝正霍霍地磨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