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虎步中原(第7/8页)
城内兵力太少,慕容农出城投降。慕容宝和慕容盛父子率领亲信人等逃出龙城,辽东待不下去了,又跑回中原地区。
城里叛军发生分裂,有主张继续立慕容崇的,有主张立慕容农的,两家发生火并,慕容农被杀。兰汗趁机攻杀段速骨,占领龙城,成为辽东地区的新主子,废掉慕容崇,改立太子慕容策,派人找慕容宝回来。兰汗是真心吗?他只不过想以慕容策为诱饵,引慕容宝回龙城,一网打尽。
慕容宝无家可归!留在中原的最后一支队伍,范阳王慕容德的军队已离开邺城,退守山东,拒绝他们入境,因为慕容德有称帝之心。
在中原流浪的慕容宝想家了。
危险!危险!慕容盛一次又一次提醒他的父皇,留在中原打游击尚有一线生机,回到龙城是死路一条,他太了解自己的岳父。让自小生在富贵乡里的慕容宝上山打游击,比要他的命还难受。慕容宝厌倦颠沛流离的生活,幻想回到龙城太太平平地生活。慕容盛拦住马首,痛哭流涕,希望父皇相信自己。然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慕容宝忘记危险,拒绝了儿子的忠告。
伍 王子复仇记
慕容宝回到龙城,结局只有一个,他和儿子慕容策双双被杀。兰汗自称大单于、昌黎王。兰堤为太尉,兰加难为车骑将军,兰家兄弟控制了后燕国。
慕容盛藏身荒郊野外,听说父亲的噩耗之后,毅然赴龙城奔丧。部将们劝道:“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慕容盛冷笑道:“兰汗性情愚鲁浅薄,我如今走投无路去投奔,一定顾念与他女儿的婚姻情分,不忍心杀我,只要给我十天半月的时间,定能手刃仇人,报仇雪恨!”
拓跋珪三岁牛犊建大业,印证了陆游那句名言“自古功名属少年”。慕容盛便是慕容鲜卑家族的三岁牛犊。他一生历尽磨难,十一岁受困长安城,十二岁逃奔慕容冲,十四岁从慕容永军中逃归中山。慕容盛自小有洞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心机之深早在十二岁时得到过验证。那年慕容冲在阿房称帝,他对人说:“做十个人的首领,才干必须超过九人,然后才能做得安稳。如今慕容冲智不出众,才不过人,功未有成,恩未施人,先自骄大,依我看来,怎么可能不失败!”慕容冲后来果然为部下所杀。
当年从淮淝战役退下来的慕容垂举兵河内背秦复国时,宗族家眷多在长安,经历关中战乱之后,随鲜卑大军东归,慕容盛也在其中。西归大军到达山西,慕容永尚未称帝。慕容盛便对叔叔慕容柔和弟弟慕容会说:“主上已中兴幽、冀,东西未能统一,我等居嫌疑之地,聪明也罢,愚昧也罢,免不了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愚昧,别人会怀疑是不是装的呀!表现得聪明,那更坏了。不如及时东归,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鱼肉!”慕容盛看透慕容永的野心,说这话的时候只有十四岁。
慕容永做西燕皇帝不久,便下令诛杀慕容皇族,唯独慕容柔、慕容盛和慕容会成了三条漏网之鱼。叔侄三人逃出长子,从小路东归中山,在太行山遇到一伙强盗。少年慕容盛镇定孤傲地说:“我六尺之躯,入水不溺,在火不焦,敢挡我的锋芒吗?你们把手中箭插到百步之外,我若射中,小心你们的性命,射不中,当束身就擒。”这伙强盗根本不相信一个小娃娃发狂话,百步外竖箭,慕容盛一发中的。众盗大惊,不仅不敢抢劫,反而资助金钱让他们回到中山。
看到儿子和爱孙虎口脱险,慕容垂大为高兴,问三人西燕国动态:“敌方形势如何,长子城可以攻取吗?”慕容盛回答说:“西军扰扰,人有东归之志,陛下当修仁政以待天时。若大军一发,西军将士必投戈而来,如同孝子之归慈父。”边说边画,画地成图,西燕国的地形地貌、军事部署一清二楚。慕容垂对机智过人、胆大心细的慕容盛极为喜爱,抚着他的头笑着赞道:“昔年魏武帝曹操抚明帝之首赐予侯爵,我之爱孙,难道不可以吗?”
慕容盛一生羁贱流漂,历经生死,养成勇敢果断的性格。他判断准的事,豁了命也要去干。
慕容盛的自信源自有一个贤惠、爱他刻骨铭心的妻子。到达龙城后,慕容盛晋见兰汗,兰氏兄弟齐劝兰汗杀掉他。慕容盛的妻子兰氏先求母亲乙氏,又逐一向兰家兄弟们叩头,泪流满面,请求饶恕夫君一命。兰汗动了恻隐之心,把慕容盛留在宫内,待他非常亲密。兰氏兄弟屡次劝兰汗杀掉慕容盛,兰汗不听。慕容盛借机从中挑拨离间,兰汗兄弟之间慢慢互相怀疑猜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