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鲜卑第一帝(第6/6页)

在青苍蔚蓝的天空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拓跋部向我们展现了草原民族独特的祭天礼俗。女巫们扭摆身子摇动铜鼓,拓跋珪与拓跋部其他七族的首领以黑毡蒙身,在篝火青烟缠绕熏缭中向西拜天,改元登国,正式登上代王宝座。

拓跋部在呼伦贝尔草原游牧时,曾经七分部落,由纥骨氏、普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七个兄弟分别统辖,七个部落连同拓跋部形成“鲜卑八国”。部落可汗由拓跋部直系担任,从而确立君位世袭的兄终弟及的制度。但是,每位首领继位,必须与其他七个部落的可汗对天盟誓,以示团结一致,相依相存。这种传统直到东西魏时仍然存在,但后来已经沦为形式。

代王拓跋珪依靠汉人谋士建立起国家机构,对有功之人进行奖励,大封部落首领及亲贵,以长孙嵩为南部大人,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汉人张衮为左长史,许谦为右司马,奚牧为治民长,王建、和跋、叔孙建、庾岳等为外朝大人,统领亲兵,诸将皆掌宿卫军,并参军国谋议。长孙道生、贺毗侍从左右,传递命令。很快,代国的中央机构和权力中枢基本形成,一个复兴的奴隶制国家在漠南草原重新崛起。

代国复兴,王权并不巩固。新代国政权承袭老代国部落大人共管国事的旧制,然而,拓跋王族对附属部落的控制远非什翼犍时期可比。以贺兰部为首的部落难以归心使得新代国仅仅是个空壳,代北的匈奴独孤部和黄河西边拓跋部的世仇匈奴铁弗部也虎视眈眈。

舅舅贺讷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注视着年轻的代王,这也算一个国王吗?有谁见过寄居在别人牧场里的国王?

一百年前,鲜卑人打败匈奴帝国,迫使匈奴人西迁南移。一百年后,这场两大民族的争斗又将开始。年轻的代王拓跋珪面对的将是势力强大的匈奴三大部落。